訂閱棋搜Chessnology,支持中國象棋界發展!

現在才知道原來古代的棋盤棋子是這個樣子!?

悠久文明:古代的棋盤棋子

古代象棋盤和象棋子——文化與生產力互為反映、推動

象棋發展的不同歷史時期,隨著棋制的改革和演變,象棋的棋盤和棋子也有過幾次重大的變革。

現在留傳下來的最古的象棋盤,可以從唐宋間蘇州織錦的琴棋書畫四大藝術圖案中見到。 織錦中表示棋的,是64個黑白相間小方格組成的方形棋盤。 這正是唐代象棋的棋盤形制。 它的形狀和現代國際象棋盤一模一樣,證明唐朝時流行的古代象棋與現代象棋不同,棋子置於棋盤的小方格內,並在方格上行棋。

唐宋間蘇州織錦琴棋書畫圖案

朝時流行的古代象棋,棋子是立體象形的,這從唐肅宗時的丞相牛僧孺所著《玄怪錄》一書中關於岑順的夢幻故事可以得到證實。 但直到現在,在出土的唐代古墓中,還未發掘到唐代象棋子的實物。 唐時象棋的棋子兵種一開始只有將、士、象、車、馬、卒六個兵種,后經牛僧孺的改革,增加了炮的新兵種。

唐末北宋之間,象棋大革新的結果,棋盤改成縱橫11路,縱九路橫10路等多種,最後定型成現代象棋採用的縱九路橫10路的棋盤。 棋子改成平面圖形和平面字形兩用,最後定型為平面字形。 棋子的材質有象牙制的、銅製的、木製的。

在內蒙古、河南開封、四川江油和福建泉州等地都在發掘的古墓中發現宋代的象棋子。 比如在河南開封出土的北宋的銅質象棋子,據考古學家鑒定,這批象棋子為北宋末年宋徽宗時期的遺物。 棋子由黃銅製成,圓形,直徑最大的為31毫米,最小者為11毫米,此外尚有20—30毫米的不等。 棋子正反兩面,有的一面漢字,一面圖案;有的正反兩面均為漢字。 棋子兵種有將、士、象、車、馬、炮、卒等七種。

《打馬圖經》中打馬象棋兩用棋盤圖

 

內蒙古出土的銅質象棋子,是一面圖形、一面漢字的平面棋子。 棋子兵種與在開封出土的相同。

在福建泉州灣出土的南宋古象棋子,是人們在泉州灣的宋代沉船中發現的。 其中有木製的圓形象棋子20枚。 棋子的兵種有將、仕、士、車、象、馬、炮、兵等,分紅黑兩種顏色。

現時留存的宋代定型的象棋盤可在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打馬圖經》中找到。 棋盤由縱九橫10路組成,中有河界,兩頭有九宮,其形制與現在沿用的象棋棋盤完全一樣。

 

 

訂閱棋搜Chessnology,支持中國象棋界發展!

更多精彩文章

合作查詢:thechessdaily@gmail.com

版權所有© 棋搜Chessnology – 中國象棋棋局搜尋,打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