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年間,新疆阿古柏在英國支持下武裝叛亂,妄圖獨立稱王,分裂祖國;
接著,沙俄也乘機出兵佔領伊犁,新疆局勢十分危急。
當時,剛剛登基的光緒皇帝任命陝甘總督左宗棠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西征平叛。
左宗棠,字季高,湖南湘陰人氏,清末名將,洋務派首領。歷任浙江巡撫、閩浙總督、陝甘總督、軍機大臣等要職。
左帥不僅是一位運籌帷幄、能征慣戰的名臣良將,同時還寫得一手好字、弈得一手好棋。
左宗棠奉旨西征,從西安出發,行軍至蘭州時,忽然棋興大發,由於軍內無人匹敵,特令中軍去地方尋覓高手。
中軍為圖省事,便在蘭州府中心轅門牆上張榜招募,公開聘請象棋高手去軍中與左帥對弈。
很快,榜文被一道裝打扮的老者揭下,遂被領人軍中參見左宗棠。
此時左宗棠已六十有四,見來人年紀比自己還長,一身道家裝束,只欠未戴道冠,不由心中一動。
左宗棠久經沙場,深知江湖四忌——僧、道、婦、儒。
凡此四種人出現,不論文事武功,往往深不可測。誰料棋局展開,但見此老左支右拙,滿不是那回事,左帥則得心應手,居然連勝三局,心中好不舒坦。
老者見狀,抱拳言道:“大帥棋藝高超,老朽望塵莫及,竊聞大帥西征平叛,小老兒就以棋做聯,奉大帥一哂。”
左宗棠正在興頭,急命左右筆墨侍候。
那老者不慌不忙移步案前,略一沉吟,提筆疾書,須叟功夫,幾行蒼勁雄渾的行書躍然紙上。
左帥觀老者氣定神閒,運筆如飛,暗暗稱奇,走近細看,但見如下文字:大帥用兵,士卒效命,車轔轔、馬蕭蕭、氣象巍巍,祝此去,一炮成功,方不愧出將入相。
左帥見此,心知老者藉棋發揮,亦是一番好意,因軍務在身,未及細想,加之棋興已盡,此事過後也就忘卻了。 (這半幅棋聯卻被有心人傳了開來,以至後來出現廣徵下聯的故事云云)。
左宗棠揮師新疆,很快收復了烏魯木齊、和闐、伊犁等地,有效阻遏了英俄帝國對中國的侵略。
數月後,左宗棠徹底平定叛亂,回師蘭州,禁不住棋興又起。
正思忖派人找個棋士過癮,忽然中軍來報,上次那位老道長不請自來,現在轅門外等候。
左宗棠聞言,甚感意外,不知這老道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傳令請進再說。
不一會兒,只見老道鬚髯飄灑,神定氣閒,漫步踱起帳內,好一派道骨仙風。
左宗棠暗想數月不見,此老愈顯精神,正欲問話,卻見老道搶先發言:“貧道此來,一為祝賀大帥馬到成功,收復失地;二來為大帥助興,再弈三局。”
左宗棠本系儒將,聞言大喜,忙命人擺上棋具。
接戰不幾回合,左帥感到對方著著透出的凌厲殺氣,車馬炮左右盤旋,進退自如,時時有大力湧來,左宗棠難以抗衡,居然連戰連敗,三局盡墨。
左宗棠大為驚訝,仔細打量,人還是那個人,怎麼僅隔數月,棋藝就有天壤之別?
難道真應了那句“士別三日,刮目相看”的老話嗎!驚訝之餘,忍不住問道:“道長棋藝緣何與上次迥然不同?此中必有玄機。”
老道長微微一笑,從容答道:“上次正值大帥出征,力求旗開得勝,故我連輸三局,一助軍威,二示吉利;此番大帥凱旋回師,可能要刀槍入庫,馬放南山,故此我連勝三局,一獻技藝,二示警戒。”
左宗棠聽罷,連忙起身施禮,說道:“道長果然世外高人,聊聊數語,點破玄機,三敗三勝,足見道長良苦用心,請受左某一拜。”
道長見狀,敢忙雙手一托,正色說道:“一介草民,何敢受此大禮。大帥平叛逐夷,為國而戰,乃當世英雄,值得萬民敬重。但願回朝後,仍能潔身自好。大帥軍務繁忙,不再絮言,告辭了!”
說完一拱手,飄然而去。左宗棠望著漸漸逝去的背影,不由讚道:“好一個遁世高人!”
(節選自《大國手彭述聖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