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棋搜Chessnology,支持中國象棋界發展!

按圖索驥~民國首家棋具公司出品物搜求三年記

三年前筆者發表了《百年風華~民國棋具文化藏品賀歲展》。 文中提出創立於1927年的「上海中國棋子公司」是中國近代第一家專業棋具公司。 這一觀點得到不少老師的關注和認同。

這三年間我對照文中發表的藏品目錄,按圖索驥開始了搜尋這家百年公司售出的棋具遺物之旅。 當時考慮1927年其創立於上海其產品主要應是在1930~49年出售。 時間跨度大約20年,遺存地點應以上海為主。 這樣只要下本肯花時間應該收穫不小。 沒有料到是1937年8月中國棋子公司廠房曾遭日機轟炸損毀,複產日期不明。 而民國舊物消失速度如迅雷不及掩耳,這些都使我的搜尋計劃雪上加霜。

實際上我的搜尋重點始終是象棋,希望通過實物勾畫我國近代象棋具發展的軌跡,特別是標有英文的象棋,它是我國走出國門的最早象棋具,它的英文標註法值得關注。 慶幸的是象棋還有收穫。 這些都隨著實物展示分享個人的點評、思考和判斷,敬請各位指教。

所謂「按圖索驥」主要按下圖目錄,藏品標號就按目錄提供的原始編號。 這猶如威虎山的聯絡圖,按圖中名稱尋物,對號入座即可,從這個角度看還算是一次愉快的收藏之旅。

請記住該公司的註冊商標。 只要是該司的棋子無論多麼小,無論什麼形狀都有這樣的標記。

藏品編號 1262 陸海空軍戰棋

這段序言說:「弈棋一事,能陶冶性情,競賽智力。 乃最高尚之娛樂品。 」反應了當時對棋類活動的認識,對棋具的重視。 現在我們購買棋具已看不到這樣鄭重其事的說明了。

藏品編號 1131 美術象棋

木質 木刻美術字大方流暢。 這種字體設計的象棋在民國風行一時。 現在收藏市場上偶爾還能見到。

藏品編號 1132 特種象棋

這幅象棋大小適中,木質。 最明顯的特徵是有英文標註子力名稱。

在象棋子於宋代定型后,這是象棋第一次被標註了其他語言。 這是棋具發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從現存的資料看主要用於出口東南亞地區。 推測是為東南亞華人後裔學習中國象棋提供方便。

藏品編號 1631 兒童棋

原盒包裝完整。 內存五張棋盤如下所示。

棋盒上蓋內面印刷有素描圖所示。

四角棋

牛角棋

小番棋

扁擔棋

跳棋

藏品編號 1001 小方圍棋一對

木質盒,琉璃棋子,極為小巧可愛,攜帶方便。

初次接觸誤以為是目錄編號的1401之足球棋。 仔細研究后發現它叫「足球遊戲」,編號為5061,在下邊補充目錄可見。

彩色棋盤為彩紙粘貼在木牌上,有機關可以轉動,捻動轉盤行棋,停止時按箭頭指向判斷得失,應是採選格一路。 在民國一般的說採選類都稱圖,靠運氣。 而純智力角逐之物則稱棋。

似乎是三人遊戲。 象徵足球的棋子只存16枚。 原總數不詳,這應該是贏取的籌碼。

這三年中還收藏到該司出品的智力算盤、積木等,因與棋具關係不大就不一一展示了。

中國棋子公司在解放后更名為中國棋子玩具廠還在經營,具體情況不明。

最後 ,筆者現階段對於中國近代象棋具的軌跡認識如下:民國初年象棋活動突然繁榮,休閒類棋館的發展和市民大量增加的象棋活動,使老式傳統棋具成本高,生產週期長,攜帶不便的問題更加突出,棋具改革和轉型勢在必行,比如一個中等規模的棋館需要50 副象棋維持日常經營,提供類似紫檀、紅木等硬木棋具不現實,買不起不說、日常丟失損傷也負擔不起。 此時輕便、耐用、價格便宜的中檔木質棋具需求就應運而生了。 我們在民國初年的象棋具廣告中常見的「新式象棋」「新象棋」就是這種象棋。

從現存的資料和實物看,最早提倡這類棋具的是「商務印書館」,它們的發端交織在西式教育玩具興起的風潮之中,一言難盡。

上海地方輕工志玩具篇記載如下:

民國16年(1927年),上海商務印書館職工陸杏初在虹口雇工10餘人,開辦中國棋子玩具廠生產軍棋和象棋等產品。 水果陀螺等車木玩具由商務印書館玩具部外發給張協明開設的張記車木店加工。 民國21年,張協明和原在商務印書館工作的徐文傑合夥興辦中國工藝社。

上述記載可見中國棋子公司的創始人陳杏初原系上海商務印書館員工,公司與商務館的傳承一目了然。 但是中國棋子公司是專業的棋具公司。 它在棋具形制、規格及分類等首創的標準對稍後成立的棋具、玩具廠影響甚大,作為民國首家棋具專業公司值得給予足夠的重視,它是一個中國近代棋具史研究中無法迴避的公司。

那麼我們對其實物的搜求就有了價值。

(全文完 張超英)

訂閱棋搜Chessnology,支持中國象棋界發展!

更多精彩文章

合作查詢:thechessdaily@gmail.com

版權所有© 棋搜Chessnology – 中國象棋棋局搜尋,打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