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費150萬元,將自家菜地改造成象棋文化廣場,免費對外開放,每年還要花20萬元維護,如果是你,你願意這樣做嗎? 這可不是什麼影視劇的情節,而是在安徽黃山實實在在發生的故事。
位於徽州區岩寺老街的黃山市徽州棋苑文化廣場,每天清晨都會有象棋愛好者紛遝而至、絡繹不絕,這一處院落也在棋聲與茶香的交織間,漸漸變得熱鬧起來。 廣場上,有一個身影忙碌地穿梭在棋桌間,跟每一位前來的熟客熱情地打招呼——這個人叫程鴻雁,是徽州區棋類協會會長,也是這座象棋文化廣場的建造者。
程鴻雁 徽州區棋類協會會長
傳承優良家風 凝聚向善力量
裝門亭、建廣場、築走廊、造戲台、拼棋桌…… 程鴻雁從2020年3月開始籌劃、設計、改造,耗時7個多月,把自己在老街下街中心位置的360平方米菜地,改造成了一處以普及象棋文化、傳授象棋知識、提供公共體育服務設施為一體的徽州棋苑文化廣場,為四里八鄉的象棋愛好者提供了一處交流聯誼的場所,切實滿足了周邊居民的體育健身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
“荒菜地”搖身一變“象棋廣場”,不僅改造費用高達150萬元,每年的維護費用也將近20萬元,這些全都是由程鴻雁自掏腰包。 2年多來,廣場一直是免費對公眾開放,他沒有收鄉親們一分錢。 “我之所以這麼做,都是源自父輩對我的言傳身教。 他們從小就教導我要發揚助人為樂的精神,把溫暖和正能量傳遞給身邊的每一個人。 “程鴻雁表示,徽州人自古以來就崇尚禮儀、樂善好施,使得他在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中內化於心、外化於形,決心要將優良的家風家教延續下去,將父輩精神薪火相傳,凝聚起向善的力量。
“家人和身邊人的無限信任、理解與支持,是我堅強的後盾。” 程鴻雁相告,在改造文化廣場的過程中,不僅左鄰右舍都提供了無私的説明,很多本地的象棋愛好者也都集思廣益,自發參與廣場設計,為營造象棋氛圍出謀劃策。
最令程鴻雁感動的是,廣場開放以來,他的親戚朋友們更是身體力行,積极參與到服務象棋愛好者的行動中來,“我的母親已經80多歲了,她每天都會幫我一起打掃廣場的衛生,為前來的棋友們提供茶水。 “父輩的言傳身教、親友的鼎力相助,使得程鴻雁堅定了將文化廣場辦好的決心。
人人參與奉獻 廣場更像是“家”
在徽州棋苑文化廣場上,跟程鴻雁一樣忙碌的,還有一群“紅馬甲”。 2020年6月,徽州棋苑文化廣場公益愛心群正式成立,這是一支26位愛心人士組成的志願服務隊伍,他們來自退休教師、個體戶、工人等不同行業,利用閒暇時間,自發到文化廣場上擔任志願者。 在週末教學生下象棋,為居民義務理髮,臘八節寫春聯,端午節包粽子…… 他們時常組織公益服務活動,將愛心和溫暖帶給居民。
程鴻雁一開始也沒想到,自己的行為可以感染到這麼多人,“我們的廣場已經不僅僅是一個讓大家下象棋的健身場所了,它更像是一個團結、互助、友愛的’家’。 “從一個人到一家人,從一家人到一群人,徽州棋苑文化廣場的愛心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程鴻雁表示,今後會把廣場上的美好生活持續記錄下來。
如今的徽州棋苑文化廣場,已經成為了豐富當地居民文體生活的重要陣地,也是教育青少年的文化陣地。 與此同時,藉助象棋項目廣泛的社會基礎,文化廣場吸引了眾多外地遊客前來參觀,間接帶動了岩寺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西溪南濕地公園等當地特色旅遊發展,為徽州區的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