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棋搜Chessnology,支持中國象棋界發展!

【象棋人物】北方名家謝小然

在北方棋壇眾多名手中,南下征戰江南的極少,這一方面因為路途遙遠、費用高昂,另方面又因江南好手眾多,與南下較藝能否取得好成績的心理因素有關。 然而,北方棋壇名家謝小然,以自己紮實的棋藝根底和充分的鬥爭信心,飄然南下上海,和滬上的諸多名手角逐後,還和華南第一手楊官璘弈賽六局持平。

(一) 為爭雄棋壇而練棋

謝小然,河北武清縣人,1913年出生。 身材偉岸豐碩,臉形圓滿和藹。 謝性格寬厚樂觀,但辦事頂真嚴謹。 1929年進北平求學,就讀於私立民間大學專門都預科,一年後拿到文憑。 續學法律本科,因病及經濟窘迫,未完成學業。 據說,謝曾當過小學教師,因為工作難找,而走上以棋為生的道路。

幼年時,謝就喜愛象棋,其水平在鄉間就已不俗。 到北京後常去天橋”孫記“”存記“棋攤下棋。 一段時間后,周圍關係漸漸熟悉,經人介紹去天橋啟新棋社和聚賢棋社下棋。 在練棋階段,謝就存心爭雄棋壇,為此,他沒有找張德魁、趙松寬、徐詞海等弈讓子、讓先棋(怕今後留下話柄),而是和二路棋手對弈爭勝。 由於練棋路子正確,進步又快,一段時間后,分別擊敗京城的二流棋手,促使他向一流高手挑戰。

當時北京一流高手的排名是:張德魁、那健庭、趙松寬。 謝選擇趙松寬為近期挑戰目標,並打聽到趙在花市火神廟茶社落腳。

一個星期天早上,謝來到火神廟茶社,因久等未見趙來,就和綽號“油渣李”(大二路棋手) 對弈起來,不料竟連負四局。 這使謝看到差距,繼續打譜和練棋。 約半年後,謝恢復了信心,再找趙松寬挑戰,言明分先四局,每局彩金五元。 不料連輸三局,第四局也呈輸勢,但趙放了一馬以和棋收評。 又經過一段時間,謝自感棋力已有長進,再次向趙挑戰,地點在東安市場德昌棋社,同樣每局掛彩五元。 第一局謝先,至中局時形勢已大好,謝叫了四十個鍋貼、一碗辣湯,一口氣吃完; 而趙松寬由於劣勢,要的四個大包子、一碗湯卻紋絲未動。 第一局趙負。 第二局弈至中局,時間已近傍晚,輪到謝走,此時趙松寬已十分難堪,因為如謝走馬5進6,趙即失子,將以連輸兩局結束今天的棋事。 此時正好那健庭踱步進來,看到棋盤上的形勢和趙松寬的窘態,正為趙捏把汗時,不料謝走了一步馬五進七去兵,結果成和。 這個結局十分意外,散場離去時,那健庭問謝小然何以不馬5進6,謝才說出了前些時曾被趙放和一盤的經歷。 之後,趙松寬看到了謝小然棋藝增長的勢頭,又感激謝放和一盤而產生友誼,從此他們不再賭彩鬥棋。

 

(二) 爭雄爭出一名家

謝小然勝了趙松寬,標誌著練棋階段的結束,以後的目標是向張德魁及那健庭挑戰。 然而就在此時,他患一場大病,將留作求學的費用耗費殆盡,無法繼續學業,不得不走上以棋為生的道路。

在舊時代,要想以棋為生,光靠彩棋並不持久,原因有二:一是和低手弈棋,必須讓足,而且老是在一個地方弈棋,總會有疲塌的感覺; 二是和頂手弈棋,不僅時間耗得久,且沒有把握。 而下表演棋或說棋,需要拔尖的知名度。 謝小然要在京城以棋謀生,就必須爭到高知名度,才會有人請他講棋。

怎樣向張、那兩位棋壇霸主挑戰並取得好成績呢? 由於謝和那常在一起,有朋友關係,所以謝避開了和那的對弈,而直接找張德魁挑戰。 謝、張的首戰在東安市場的德昌棋社舉行,六局平分秋色,謝未能取勝。 六個月後,謝再次在德昌棋社和張棄戰,前後三場,第一場兩局,謝以一和一勝告捷; 第二場仍為兩局,又以一勝一和得勝; 第三場的兩局弈成平手,後加賽一局,謝小然又勝。 所以第二階段的謝、張之戰,以謝勝而結束。 這三場棋賽,除去賽後的飯金,給工友的開銷,還有十多元多餘,最可貴的是:從此有人請他“說象棋”拿“薪水”了,生活相對安定些。

當謝小然對張德魁挑戰取得好戰果後,又和京華及東北的其他名手弈戰過。 一是對那健庭。 本來,謝和那不想對弈,但在棋友們的慫恿下,終於擺開戰場。 形式是每盤懸彩二元,誰輸誰買二元一桶的冰激淩請大家吃。 那的“賭本”是棋迷朱瑞書和郭瑞青助他去青島的路費,謝則手頭有一些錢。 大概是謝小然競技狀態特佳,經過一個星期的比賽,那的路費全部輸完,於是青島去不成了,並且一度傷害了二人友誼。 在謝、那對弈中,有一些精彩對局。

謝小然成名後,曾和東北名手趙文宣對弈過三局,皆和。 和另一東北名手胡震洲對弈共兩次,第一次謝稍上風,第二次事隔一年多,恰成平手,這兩戰使雙方都感到對手功力深厚,技藝精湛。 謝在對天津田玉書的多局對弈中,小勝一局。 在和瀋陽徐詞海、唐山楊茂榮及後來成長的北京棋手全海龍對弈中,總的也是多勝少負,略略占優。 所以,在三十年代後期至四十年代的十多年時間中,謝小然的棋名已稍超張、那。

 

(三) 飄然南下上海灘

一般說,名手的棋藝水平是相對穩定的,但也偶有不穩定之時,這往往和一時的遭遇、疾病、經濟狀況及至年齡有關。 這就是所謂競技狀況。 在謝小然的棋藝生涯中,五十年代初期的對張德魁之戰,對他南下產生了影響。

1952年,同為京華棋壇一流高手的謝、張再次懸彩作公開賽。 不料謝竟連負兩局。 因家事不順加上身體不適,故有此慘敗,這使謝一下子在北京難以安生,於是,萌發了去上海闖蕩的想法。

1952年8月上旬,謝小然飄然南下,往上海下表演棋為生。 這是一種很嚴酷的生活,弈勝了對手,知名度會越高,請表演的會越多; 如果弈敗,情況就相反。 作為北方的名棋手,謝小然有充分的信心。 由於經濟不佳,謝在上海火車站下車時還剩四角錢,住旅館都不夠,只好借居在一家成衣鋪的櫃台宿夜,由於睡眠和休息不好,首戰上海何順安失利。 這個情況讓棋人馮錦諸知道後,主動請謝至自己家,讓他好好休息。 謝小然的第二場表演是對剛到上海訪問的華南第一高手楊官璘。 由滬青棋社屠景明主持賽務,在八仙橋青年會大禮堂對弈,謝以一勝一負二和打平。 楊曾經打遍上海 “無敵手”,於是謝的聲名大振。 接著謝又和當時的華東第一手董文淵弈戰,時間為九月中旬,比賽共三局,謝以一勝一負一和結束。 於是,謝的名聲進一步得到鞏固。

此次上海征戰,不僅得了名,還得了利。 因為上海的表演賽,每場有12元的對局費,而且謝對董的表演賽,採取每張門票提取一角的辦法,收入可觀,大大改善了經濟處境。

謝小然還和華東名手屠景明對弈一局成和,和“華東三虎”之一朱劍秋對弈一局勝,和“象棋總司令”謝俠遜對弈一局明和實勝,戰績大佳。 謝訪滬回京后,有些戰績也值得一記:1953年夏,華南名棋手陳松順單騎入京師弈游,連勝侯玉山、張德魁之後,和謝小然對弈一局,以和棋結束。 1959年6月6日,和全國亞軍王嘉良弈了一局表演棋,謝妙用“玉屠金鼎”,從帥後面繞過一馬而獲勝 。

 

(四) 息隱棋戰堅守棋壇

1952年謝自滬返京後,經濟有些積餘,但坐吃山空不是辦法,經過棋友董醒華促成,謝開辦了一家“天然軒棋社”。 這是新中國成立后第一家有營業執照的棋茶館,一方面為弈棋人提供了場所,為北京的象棋繁榮做了工作,另方面謝通過收取茶棋具費來維持生活。 開業後,吸引了許多棋藝愛好者,名手全海龍、楊茂榮等也常來“天然軒”擺棋。 來北京的山西賈題韜、哈爾濱王嘉良也都慕名到此,連香港名手曾益謙、黎子健也借國慶來京觀光之機,兩次到“天然軒”拜訪謝小然。 這個棋社直到1958年謝小然正式參加工作——去先農壇體育場任職才告結束。

參加正式工作後的謝小然,以棋藝教練的身份,全心全意培養青少年棋手。 他十分注意從學生中選好苗子,在開局和中局兩個方面重點施教。 在教學中,除了講解棋藝外,更十分關心少年棋手思想成長和生活照顧。 如有次謝帶學員出去搞活動,後領往家中吃便飯,到家后忽然想起其中有一回民學生,連忙到街上買了份回民飯菜; 當學員離去時,還親自送他們上汽車。

在謝小然的關心和培養下,一批新手茁壯成長起來,如傅光明、陸興、王國棟等,成了專業棋手或專門棋藝人才。 謝小然還連續擔任九屆全國比賽的裁判和裁判長,他執法公正、嚴明。 還擔任北京棋院的副院長,北京政協四、五、六屆的委員。 另出版過《象棋精編》等書。 為棋藝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謝小然先生患有高血壓病,隨著年歲的增長,病況有所發展。 於1985年逝世,終年72歲。

 

欣賞:楊官麟先負謝小然

選自《廣州棋壇六十年史》

楊官麟失誤在第35著,本應車七平三吃還一馬,現走車二平三,被謝移炮打車,逐陷入敗勢,末后謝的殺法奇警。 屠景明評論“車炮飄忽,閃擊如神,歎為觀止”。

其它對局:

來源:周全看點

訂閱棋搜Chessnology,支持中國象棋界發展!

更多精彩文章

合作查詢:thechessdaily@gmail.com

版權所有© 棋搜Chessnology – 中國象棋棋局搜尋,打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