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棋搜Chessnology,支持中國象棋界發展!

布局是門學問,你學會了多少?


我們進行深入的思考,就會發現,象棋搏殺之道在於攻馬和擊象(擊象包括攻和殺)。 攻馬擊象擒王構成了象棋搏殺的全程總體的手段和目標。

擒王為目標,車炮為主力,攻馬以爭先,擊象以成殺是象棋戰爭的總體戰略。 開局迅速出動車馬炮,中局大多是攻馬和攻像。 攻像往往成殺,攻馬往往較緩(一馬換雙象,其勢必英雄)。 如果在攻馬的時候配合中炮擊中卒或邊卒,獲得中路攻勢或沉底攻勢。

就布局而言,五七炮成為萬用布局,即幾乎可以對付任何布局,是因為,一路瞄準中路,一路瞄準七路,中路可以瞄準中象和將帥,七路可以瞄準馬象。 一般而言,七路炮總能瞄準馬象,因為,對方跳邊馬再飛起同一邊的象,則陣形不協調,飛起邊馬則底象被瞄,飛起象則馬被瞄,要麼,飛起象後走拐角馬,而拐角馬極易受車炮的攻擊。

(另外,七路炮使得對方補士象時總存在著彆扭的感覺,因為補七象三路象被七路炮瞄著,補三象將來炮七平八可將軍,當然還是補三象優先,因為補七象被打悶宮的可能性較大,而七路炮平七再平八就是兩步棋,一進一出,等於沒走,而高手較量,一般不會給兩步棋這樣的機會。 並且將軍並不一定死棋。 )

三七線的重要性也在於此,我方三七線佔領了,則對方的三七線馬象則受攻。 如果避免馬受攻而單提馬,則中路防護薄弱。 五八炮進三兵的思想也是這樣,炮八進四,如果黑方象三進五,則炮八平三,如象七進五,則炮八平七。

仙人指路對底炮:兵七進一的目的就是活通馬,黑方卒底炮就是限制紅方上馬。 如紅方強行走馬八進七,黑方卒3進1,這步棋具有強制性,否則卒底炮就失去意義了。 文清大師講過:在所有的佈局中,或多或少都有中炮對都有屏風馬的影子(大意)。

宇兵與侍群在其著作《象棋智多星—–21世紀象棋教室》一書中也有對屏風馬的類似評論:紅方用中炮進攻,黑方跳雙馬保護中卒,黑方馬好像一扇屏風,故稱為中炮對屏風馬。

綜觀象棋發展史,中炮對屏風馬布局一直佔據了布局領域的主導地位。 從一定意義上講,學習屏風馬布局是研究其他布局的基礎,任何布局的攻守規律,無一不和屏風馬布局息息相關,屏風馬布局是學習象棋布局的必修課。


因此,鑒於以上專家論述,中炮對屏風馬布局可作為破解象棋迷宮的“羅塞塔石碑”,所有類型的布局(炮馬兵相類布局)都可以以中炮對屏風馬布局作為分析布局得失的起始參照系。

訂閱棋搜Chessnology,支持中國象棋界發展!

更多精彩文章

合作查詢:thechessdaily@gmail.com

版權所有© 棋搜Chessnology – 中國象棋棋局搜尋,打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