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滎陽:剪紙藝術中的象棋文化

剪紙是中國傳統民間藝術,它歷史悠久,深受人們的喜愛。河南省鄭州市滎陽市第六小學美術教師任建鯤20餘年致力於美術教育,他用剪紙藝術展現象棋文化的博大精深。圖為剪紙作品《百戰沙場》。 任建鯤 攝 剪紙作品《鴻溝暮雲》 任建鯤 攝 剪紙作品《炮威天地》 任建鯤 攝 剪紙作品《雙車馳騁》 任建鯤 攝 剪紙作品《風車雲馬》 任建鯤 攝 剪紙作品《富國強兵》 任建鯤 攝 剪紙作品《一鳴驚人》 任建鯤 攝 剪紙作品《楚河漢界》 任建鯤 攝 來源:鄭州學習平台
下象棋久了才能體會到的哲理

下象棋下久了自然會感覺到其中的特別之處,都說棋如人生,今天,就帶領大家看看象棋中蘊含的哲理,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下象棋久了才能體會到的哲理,好好地思考下棋的樂趣和其中的道理: 1.象棋告訴我:如果你找不到正確地解決問題的方案,很可能是你思考的方向根本就是錯誤的。 2.象棋告訴我:你面對的任何痛苦和困難都不是對手強加給你的,不夠完美的自己才是問題存在的真正原因。 3.象棋告訴我:你面臨的困境和煩惱都不是命運的眷顧,是你自己的錯誤造成了你的困境,是你自己的貪欲造就了你的煩惱。 4.象棋告訴我:沒有人可以保證你天天努力就一定可以獲得成功,但是,你要想獲取成功就一定要天天努力。 5.象棋告訴我:精心做好自己的事情是打敗對手的最好方法,過分關注對手的缺點會忽視自己的破綻,成為失敗的種子。 6.象棋告訴我:不寬恕曾經戰勝過自己的對手是愚蠢的小人,不寬恕自己的失敗並努力尋找失敗的原因是智慧的君子。 7.象棋告訴我:勝利的時候你要學會尊重你的對手,失敗的時候你要學會尊重你自己。 8.象棋告訴我:失敗後的反思是對自己內心世界的反省和批判,反思是不斷自我完善的動力。 9.象棋告訴我:失敗後的痛苦是對自己懈怠的責備,失敗後的眼淚是對自己良心的交代,象棋不相信眼淚。 10.象棋告訴我:水平低的人常常在意別人說他水平低,水平高的人永遠不會留意別人說他水平高。 11.象棋告訴我:功夫就是時間,時間磨礪功夫。 12.象棋告訴我:努力是流水浸漫,修行是滴水穿石。 13.象棋告訴我:即使你十分刻苦努力也決不可能打敗一切人,即使你是十分刻苦努力的天才,一切人也一定會有機會擊敗你。你所能做的就是讓你所能打敗的人盡量多一些,讓別人擊敗你盡量困難一些。 14.象棋告訴我:能指引你走上順境的可能是你的老師,能給你製造逆境的絕對是你的恩人。 15.象棋告訴我:人的思想有無所不能的力量,人的本身卻不是無所不能的。 16.象棋告訴我:小聰明可以讓你贏到一盤棋,僥倖卻無法讓你贏一輩子。大智慧可以讓你輸掉一盤棋,穎悟卻可以讓你的一生受益。 17.象棋告訴我:智慧是用來領悟真理的,真理是用來檢驗智慧的。 18.象棋告訴我:忘記自己的失敗只會使你今天快樂,記住你很久以前失敗的原因才會使你天天進步。 19.象棋告訴我:看不到終點的不斷努力有時候是痛苦的,放棄努力你卻肯定不會得到快樂。 20.象棋告訴我:當你擁有勝利的快樂時,你要知道快樂不是永恆的。當你擁有失敗的痛苦時,你要知道痛苦也不是永恆的。 21.象棋告訴我:認識自己,才有可能成就自己。認識自己的缺點,才有可能改變自己。認識自己的優點,才有可能改變你周圍的世界。 22.象棋告訴我:對真理執著的思考是自信的開始,對具體事物的執著是愚妄的發端。 23.象棋告訴我:奮鬥是實踐真愛的諾言。你愛自己,你就要為自己的未來而奮鬥。你愛世界,你就要為這個世界發展而奮鬥。你愛你的棋子,你就要為你棋子的生存和價值而奮鬥。 24.象棋告訴我:要奮鬥就會有犧牲,生命卻因此而燦爛。 25.象棋告訴我:在已經壞了的結果中試圖尋找好的解決方案是沒有前途的,一定要尋找勝負的起因。 26.象棋告訴我:思索可以充實你生命的內涵,決心可以擴展你能力的外延。 27.象棋告訴我:不要把你的努力放在已經一定會輸的棋局,無謂的掙扎是對生命的浪費。 28.象棋告訴我:如果你內心期待對手可能會犯錯誤,你的內心就會被煩惱佔據。如果你在等待對手犯錯誤,你的內心就會被恐懼填充。 29.象棋告訴我:如果你嫉妒對手的利益,你的精神會痛苦。如果你嫉妒對手的成就,你的心靈會痛苦。 30.象棋告訴我:棋盤上發生的所有故事,源於你內心的思考。 31.象棋告訴我:棋盤上發生的所有意外,源於你思考的欠缺。 32.象棋告訴我:追求迅速的勝利往往是因為內心世界的浮躁。 33.象棋告訴我:選擇忍耐的退卻往往是因為內心世界的堅強。 34.象棋告訴我:如果你勝利了,你取勝的過程一定不是完美無缺的。如果你失敗了,你走上失敗的原因一定反映出你缺點的存在形式。 來源:全國象棋業餘棋王賽
72歲的柳大華,在深圳當起了象棋主播

“晚上好啊,棋友們晚上好。”帶著親切的問候,柳大華在短視頻平台上開啟了當天的直播。 1950年出生於湖北武漢的柳大華,被譽為象棋界的“常青樹”。在深圳致力於象棋事業發展的柳大華,有了個新身份——象棋主播。 4月19日始,柳大華在短視頻平台開啟了直播生涯。柳大華說:“如今每周播2場,一般是周二、週六的19時30分。”直播間很有人氣,開播十餘分鐘實時觀看人數便輕鬆破萬。 “希望能和更多的象棋愛好者交流,傳授棋藝。象棋是我堅持了一輩子的事業,如果就此放下不干的話,那就太可惜了。” 直播中,柳大華一邊下棋一邊講解:“這種形式有很多人喜歡,可以很好地將棋譜上學的東西轉化到對戰過程中,可以更好地幫助到觀看直播的棋迷朋友。” 觀眾在評論區積極與柳大華互動——從直播剛開始的“柳老師晚上好”“終於等到柳老師了”到直播過程中的“回馬打馬吃炮”“馬踏中相”“炮三平一”。柳大華也會關注評論區的彈幕並進行針對性點評:“你們說的很對啊,這一步,對方根本沒有必要棄子。”72歲的柳大華依然活躍在棋壇一線的精神讓觀眾大為讚歎,“柳特大精神讓人敬佩”“柳老師還是寶刀未老”“東方電腦名不虛傳”。 每次開播,柳大華都會與象棋愛好者線上對弈。 “我不會把直播下棋賬號的等級設置得很高,所以每次遇到的對手基本是地市級的業餘高手。這樣我有精力一邊下棋一邊講解,觀眾也能學到東西,夯實基礎。如果和我水平相近的棋友對弈,我不僅不能分心,觀眾也可能看不懂,那就沒太大的幫助。” 與人工智能對弈已經成為很多象棋愛好者提高棋藝的方法。對此柳大華表示:“與AI下棋對棋藝的提升還是很有幫助的。但無論是和AI下棋,還是和線上棋友下棋,每一盤棋都要復盤和分析。如果只是悶頭下棋的話,不復盤不分析,是不會有進步的。另一個就是要多學習書本上的殺招,配合實踐才能長久地進步。” 入駐短視頻平台之後,柳大華也經常發布短視頻記錄、分享日常生活。此前柳大華受邀來到中國國際象棋國家隊深圳龍崗訓練基地,他說:“當我來到二樓大廳的時候,就勾起了兒時(學習國際象棋)的回憶。看見桌子上的棋譜,便有一種打譜的感覺。”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在棋壇征戰半個世紀的柳大華,與時俱進,將目光投向了短視頻領域,向棋迷展示何為“踏遍青山人未老”的棋王之風。正如他說的那樣:“我做直播不考慮賺不賺錢,我就是想和大家聊棋,分享如何下棋。象棋,是我堅持了一輩子的事業。” 轉自:深圳晚報 記者 鄭志鵬 實習生 吳禹奇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棋思妙想”象棋三十六計入選首批全國優秀體育科普作品

5月12日,國家體育總局辦公廳、科技部辦公廳公佈了首批全國優秀體育科普作品名單。本次入選作品共有38部,中國象棋協會報送的《“棋思妙想”象棋三十六計》系列短視頻入選。 “棋思妙想”象棋三十六計是中國象棋協會首次以短視頻形式推出的普及性系列講座,共有唐丹、梁妍婷、吳可欣、時鳳蘭等12位知名女子棋手參與錄製,以新穎的展示形式,普及象棋知識、傳播象棋文化,為像棋愛好者帶來了一次全新的、快節奏的娛樂學習體驗。 轉自:中國象棋協會
悼念.追憶.傳承

自4月下旬以來,相繼聽聞到王毅人老師、吳貴臨棋王、崔岩大師三位棋界人士的訃告,心情沉重,縱是隆春盛景,亦難開懷。往事歷歷,擷取幾個片段,寄託哀思。 一、觀弈者王毅人老師 王毅人老師是王嘉良老師的摯友,趙國榮老師的忘年交。他為人謙遜低調,從最初認識他,到他成為新聞界大腕,著作等身、直至升至廳級幹部,從來都是彬彬有禮地含笑對人,從來沒有一絲倨傲的神色。 他經常參與到棋賽活動中,與當裁判的我不期而遇。他總是輕輕地走進來,安靜無聲地觀戰,再從一個棋桌靜悄悄地走向另一個棋桌,生怕自己發出一點聲音,驚擾到下棋的棋手。看他那走路的模樣,誰也想不到他的身份,還以為只是一個靦腆的普通棋迷…… 他愛象棋,在他璀璨的寫作生涯裡,為像棋大寫特寫了一番:宣傳象棋賽事,謳歌象棋大師,為棋手擂鼓助威……說起他,棋手們都說:“這個人一點架子都沒有,淨幹實事,真是個好人吶。” 王毅人,如春雨潤物無聲,滋養、催生著龍江大地優秀棋手的發展…… (趙國榮老師的文章《棋逢知音憶故人——緬懷故友王毅人》有詳細介紹) 二、人棋合一吳貴臨棋王 1989年夏天,第二屆象棋棋王賽於6月30日至7月9日在哈爾濱舉行,海內外七位棋壇高手參賽。這七位高手有三位是國際特級大師:李來群、趙國榮、趙汝權;有四位是國際大師:王嘉良、徐天紅、台灣吳貴臨、新加坡鄭祥福。 吳貴臨是首次來黑龍江參加比賽,黑龍江可以說是全國象棋高手經常薈萃的地方,然而迎接台灣棋手這還是第一次。 吳貴臨這位27歲的棋王,當年6月在柳州舉辦的“龍化杯”象棋大師賽的六盤比賽中,3勝3平,即勝呂欽、蔡福如、黃士清;平劉殿中、徐天利、徐天紅,震驚四座,奪得桂冠,此次來哈,吳貴臨第一輪與王嘉良老師對陣,王老師57歲,比吳貴臨大30歲,二人一戰精彩多端,吳貴臨在困境中走出妙手,過後復盤時,王嘉良老師演變了很多變化,都是和棋。他讚歎吳貴臨有智謀,有鬼才。吳貴臨爽朗一笑,兩人惺惺相惜。 當時的吳貴臨,標誌性的港台派中長發遮不住偏大的頭頸,威嚴的面容中透著儒雅,在人群中他總是顯得很特別,他話語不多,但出言必引人注目,耐人回味。當時金庸的武俠小說盛行,棋手們也常常以武學論棋道,吳貴臨棋王提出“人棋合一”為棋戰的臻境,這一論點後來得到眾多一流高手的認同。數十年來,吳貴臨棋王留下許多精彩絕倫的對局,而他與江蘇女棋手高懿屏因棋結緣的故事,更是為棋壇書寫了一段浪漫棋話。高懿屏在與吳貴臨成婚半年後摘取了全國女子像棋個人冠軍,吳貴臨棋王的“家庭教練”力量功不可沒。此後,夫妻倆並肩作戰,碩果累累,吳貴臨、高懿屏也成為海峽兩岸棋藝交流的信使。 懷念吳貴臨棋王,同時致意遠在高雄的高懿屏女士,望節哀順變,繼續將她與吳棋王開設的象棋學院發展壯大….. (象棋王子的文章《20次勝全國冠軍,七獲世界前三,寶島棋王60年不朽棋壇路!》有詳細介紹) 三、象棋詩人崔岩大師 崔岩大師是火車頭體協象棋隊的棋手,也是國內較為知名的老牌大師。他1956年生於瀋陽,少習弈,棋風靈活刁鑽,善於中殘局纏鬥。進入鐵路部門工作,一輩子供職於鐵路。火車頭體協組建棋隊後,他與早期的大師郭長順、梁文斌、王秉國、傅光明等成為隊友,後期陳啟明、宋國強、於幼華、楊德琪、金波等人的加入,使得團隊力量更為突出,崔岩能夠代表團隊出征並且成為唯一的“兩冠元老”(1992、1995火車頭隊兩奪全國象棋男子團體冠軍),彰顯其不俗的實力,期間他又斬獲個人第五的佳績。 崔岩大師喜歡閱讀和闡述個人觀點,富於哲理,思辨性強。他尤其喜愛古詩詞,博聞強記,不僅能背誦大量的名篇佳作,更是觸景生情,即興吟詩填詞,作品情景交融,一些作品在棋界中流傳深遠,被譽為“象棋詩人。” 附筆者舊作: < 青山依舊話崔岩 > 贛水輕舟駿馬,峨嵋滿月雕弓。昔年絕響化長虹,肝膽今朝猶痛。空有男兒熱血,恨無勇士英風。狼煙將起泰山東,誰寫杜郎詩頌? 這首《西江月》是火車頭像棋隊棋手崔岩在2006年全國象棋團體賽賽前的感慨。其時他將與隊友陳啟明、才溢、崔峻等人赴濟南參賽。 崔岩出生在造就了許多像棋大師的北方名城瀋陽市,他的名字容易讓人聯想到崎崛灑脫的山石,他的性情也與其名字真有幾分相近。業內人士知道崔岩擅長詩詞,文采飛揚,擅長即興賦詩填詞,但在古典文學日漸勢微的當代,這種特長似乎由於缺乏實用性(帶不來利益和實惠)而不為人所重視,正是“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作為崔岩的隊友也是文學上的諍友,筆者原以為崔岩早已放棄了這一雅好,不料今年在網絡上相逢後的暢談使我驚訝地發現,崔岩不但還是那個才華橫溢、出口成章的才子,而且仍然是率真的性情中人,在詩詞創作上更加細膩、精雕細琢!一面是在波瀾起伏的枰場鬥狠的棋手,一面是在松間泉下淺吟的詩人,二者的結合體,該有一個怎樣的人生歷程? 1992年,崔岩被批准為國家象棋大師,實現了他奮鬥多載的夢想,1995年他再度躋身全國象棋個人賽前六名,巧的是這兩年都是他與隊友合力摘取男子團體冠軍的年頭。作為1992年(與傅光明、王秉國、宋國強合作)和1995年(與於幼華、楊德琪、金波合作)的全國象棋團體冠軍主力隊員的崔岩,是冠軍隊的兩度“元老”、得分能手,他棋風輕靈、鬥志頑強,往往在劣勢下後發製人而獲得成功。作為十足的業餘棋手,崔岩可謂出身於綠林、崛起在鐵路,在名手輩出的遼寧省棋壇打出名氣已屬不易,代表行業體協隊在全國象棋大賽上奪取桂冠、首開業餘棋隊在全國象棋大賽上的先河,更為難得。崔岩的成功有其天分的聰慧和學藝的執著,亦有火車頭體協長期關愛、積極支持的關係,可以說歷史悠久的火車頭像棋隊培養、成就了眾多像棋好手,在團隊氣質上營造出了昂揚前行、敢打敢拼的“火車頭精神”,這種精神體現在男、女隊的身上,贏得了令人矚目的優異成績。 在2006年《棋藝》上的《哭董老》(董老:遼寧省棋壇名手董志新),讓人們看到了崔岩尊師重誼的可貴。以筆者的感受,熱衷於文學創作的人不容易在棋局中特別出眾,主要是理性會讓位給豐沛的感性,然而性格是改變不了的,如果崔岩不是這樣的性格,也寫不出這樣的作品。文學創作者常常是在兩種世界裡生活:現實世界和自己醉心營造的世界,所謂文風即是內在世界的展現。崔岩詩詞中樂於營造的柔婉、溫情、唯美的境界,基本上可以看出他理想生活的本真,理想與現實相融或相悖決定著個人生活的苦樂,但曾經風霜雕刻過“青山依舊”網名的崔岩,是否還有一個不為人知,超脫於表象苦樂的內在? “人不是生活給別人看的,只要問心無愧,別人怎麼說就不重要了”,對人生的意義有著獨特的領悟和堅持的崔岩,其個性自有別樣的光華。 崔岩大師的詩: 七律:自嘲 混跡牌桌只為錢,弈林殺羽理當然。 豈羞老鼠鑽幽洞,反笑禿鷹向蒼天。 短信懶回傷摯友,深情輕擲惱嬋娟。 凡心久被塵埃染,落日餘暉付水煙。 新春病中雜感 病中又病入新年,防疫區中倍熬煎。 煉獄經週人未死,重生已在杏花天。 女孝妻賢何所求?病床呵護倍溫柔。 來生若有重逢日,不讓佳人獨倚樓。 內火焚心久未消,誦經懺悔證前朝。 平生不造無窮孽,何故開胸再補刀。 (作者:張曉霞)
歷史煙雲:150年前的中國象棋明信片

明信片於1869年首次在奧地利發行,距今已有150多年,是地道的舶來品。在百年前的外資明信片出現了中國象棋題材,是比較少見的。對於 那個時代熱愛製作風光明信片的投資人來說,似乎他們的視角不是研究一項棋類運動的,那麼為何要把焦點緊緊對準象棋呢?筆者現與大家分享幾張收藏的老明信片,談談自己的雜感。信口開河,敬請批評。 這是一幅用兩位道人在道觀前下棋照片製成的明信片。我的英文早已歸還老師,只好拿出手機用翻譯功能掃描了一下。大概是某個國外教會組織製作的用於介紹中國的宗教—道觀場所、生活之類吧 在我國古代寺廟、道觀中僧人、道士熱衷棋道者眾多。各類文學作品中也頗為常見。 比較熟悉的有 唐代李商隱 《即目》 小鼎煎茶麵曲池,白須道士竹間棋。 何人書破蒲葵扇,記著南塘移樹時。 照片中兩道人激戰正酣,茶童在側伺候茶水,凝神觀棋。身後可見高大漢白玉欄杆的建築,道觀規模之大不難判斷。 介紹道觀,鏡頭焦點對準象棋。可謂烘雲托月,珠聯璧合。 就我自己而言,看到此片首先想到的竟是阿城《棋王》的句子“棋是道家的棋。” 這幅明信片主體是三位戲裝的女子。其英文的說明是介紹中國戲劇。具體是什麼戲種無法判斷。 三位年輕女子在照相館拍的戲劇古裝照,場景中象棋十分醒目。中間是主角小姐以示大家閨秀琴棋書畫無所不通之修養和身份。 實際上象棋與戲劇頗有相同之處。在戲劇中一根馬鞭千軍萬馬,三五步走遍天下。象棋中方寸盤中演金戈鐵馬,世事萬象。其大寫意的美學設計是共同的。用象棋作道具來提示烘托演劇美人之韻致,可見製作人頗得中國傳統文化的神髓。 最後一幅明信片的似乎是畫作。選取了中國特有的物件。比如燈籠,樂器,象棋和麵具等。意在表達一個中國的娛樂休閒場景。但是以一個棋具愛好者的筆者來看,棋子被畫成立體的,與中國象棋不合。應該是作者沒見過真正的中國象棋,竟誤以為它與國際象棋一樣是立體的。這是令人遺憾的。 我對上述明信片的觀感是:首先我們姑且不論明信片製作者們初始目的意圖。但就畫面而言,無論是介紹神秘的宗教道觀或是魅力無邊的中國戲劇抑或是純粹中國式的娛樂場景。他們都毫無例外地選擇了借力中國象棋,這有力地說明了中國象棋在祖國傳統文化中的獨特地位,她是對外交流中最中國的美麗文化符號。 (全文完 張超英)
六勝王天一,5勝蔣川,打敗13位棋王,棄子大師奮勇棋壇路!

他不善言辭,卻使人包容。 他不與交際,卻贏得無數擁躉吶喊。 他不會訴說自己的光輝,卻用一盤盤精彩的佳構行動回饋。 在像棋歷史上,從來沒有一位棋手,像曹岩磊這樣讓人感慨。 1991年11月3日,出生於三門峽。 這短短的幾個字,概括了一段血與淚的奮進史,這是一部百折不撓,意志力堅強戰鬥的壯麗詩篇。 每當想起這幾個字,一手將曹岩磊拉扯大的曹奶奶就回首萬千。 這個男孩曹岩磊,從小的命運經歷,決定了他的性格特徵。 並非他不願與人交流,並不是他不想高談闊論,他要緊咬牙關,自強不息,創造屬於自己的輝煌。 上帝關上了一扇門,就會打開另一扇窗,小時候一個偶然的機會,曹岩磊看到曹爺爺下棋,突發靈感,四歲就與爺爺對弈,五歲爺爺已不是他的對手。 曹爺爺去世的早,曹岩磊六歲時,曹爺爺永久的離開了這個世間,在彌留之際,曹爺爺只提了一個心願,希望能好好培養小岩磊,他看得出來,岩磊是個下棋的好材料。 從此以後,為了完成老伴的遺願,不會下棋的曹奶奶帶著岩磊背井離鄉,四處拜師學藝。 從河南,到河北,從河北到天津,從天津到遼寧,從遼寧到廣東,從冬到夏,哪裡有能看得上岩磊的老師,就往哪裡去。 這是一條艱辛的路,提到各種細節,曹奶奶每次均是欲言又止,一個常人帶著小孩,四處闖蕩,都艱難無比,何況一個奶奶。 我們只知道這花光了他們所有的錢,曹奶奶和老伴生前的積蓄,都用在了小岩磊的學棋上。 後來長大慢慢懂事的岩磊回憶,中間條件支撐不下去了,得到了很多人的幫助,他的內心一直充滿感激。 曹岩磊真是爭氣,努力,十一歲時,就獲得全國少年賽冠軍,13時,連跳三級,取得全國少年賽甲組(16歲組)桂冠,一舉榮陞國家大師稱號。 十三歲晉升大師,曹岩磊天才出世,他獨擅的象棋功夫,成為一柄豪指天下的利劍。 可惜的是,曹岩磊不善交流,加之年齡太小,專業隊都遲疑,沒有隊願意接收他。 眼看著曹岩磊即將無隊可去,象棋上的滿心抱負和才華無處施展,天賦正在一步步的遠離。 曹奶奶心裡很是著急,頭髮都白了許多,憂心忡忡,找了很多關係和門路,依然沒用,這一晃,就是多年。 在那段日子裡,曹岩磊邊下棋邊讀書,他始終保持刻苦練棋,沒有放棄希望,堅信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天無絕人之路,曹岩磊的才華,終於被澳門象棋隊看中,他迎來了人生中重要的時刻。 去,還是不去,去的話,遠離主流戰場,還可能背負罵名,不去的話,這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曹岩磊最終選擇了去,他在澳門,迎來了大量代表中國澳門隊參加世界、亞洲大賽的資格,曹岩磊把握住了這一寶貴的機遇。 連續九年的時間,曹岩磊從奪得澳門個人賽冠軍開始,到連獲國際智力精英運動會、韓信杯等世界級賽事桂冠,幫助澳門隊多次取得世界、亞洲團體三甲,其中多回第二。 曹岩磊在象棋上的天賦,在澳門隊得到了完美的釋放,他連勝各路強手,弈來出神入化、鬼斧神工。 尤其是一言不合就棄子、一言不合便開幹,讓世界側目,贏得棄子大師的名號。 其中光與全國冠軍特級大師較量,曹岩磊就六次擊敗王天一,五次贏下蔣川,四次取勝洪智、汪洋、孫勇征,兩次勝鄭惟桐,贏取趙鑫鑫、徐超、趙國榮、柳大華、於幼華、徐天紅、王廓等,總計十三位棋王,皆敗於曹岩磊之手。 猶記得曹岩磊力壓王天一、鄭惟桐、謝靖、程鳴四位中國隊大將獲得韓信杯冠軍時,接受中央電視台採訪,曹岩磊只說了三個字,嗯,開心,很好,急得美女主持不停的引導他說些好聽的,他抬頭看了看鏡頭,又沒說出口。 2017年起,曹岩磊回歸家鄉河南隊,代表豫軍出戰了五個賽季的象甲,他每個賽季都是隊內的超級得分手,在賺一盤都難的聯賽上,他淨賺了近三十盤之多。 尤其是上個賽季,曹岩磊單騎絕殺廣東隊,幫助河南隊獲得歷史性的亞軍,贏獲天下美名,同時,他奪得上海杯、乾陵杯、迎春杯等桂冠,從實力到意志熠熠發光。 今年,曹岩磊奔赴深圳,這是他求學成才和棋藝之道起步的地方,人生中的第二故鄉,曹奶奶也生活在這裡。 曹岩磊不想那麼多,他只想好好的下好自己的棋,他的內心,不變的是對楚河漢界中不斷奮鬥,實現和自我昇華的追求,對下出好棋的期待,雖然他還是少有言辭,不擅與人交流,但不影響他在棋藝上奔放的拼殺。 曹岩磊,他會繼續努力下去,他要讓象棋世界因他的拼搏而更加精彩,用熱血鑄就,一個不一樣的曹岩磊,他也因有那麼多關心他的人而更加堅定的奮勇下去,為曹岩磊加油吧! (象棋王子)
四大冠軍缺席亞運會選拔

依據要求,杭州亞運會選拔,比賽執行《世界象棋規則》,採用積分編排制,各組均賽7輪(6+1)。先進行集訓隊選拔,然後14人進入國家隊選拔,最終7人(4男3女)出線,代表中國隊出戰。 集訓隊名額為男子 8 人、女子 6 人,王天一鄭惟桐唐丹王琳娜佔據4個名額,剩餘10人(男子6人女子4人),通過集訓選拔出來。 辦法為,男子、女子慢棋等級分列前 16 位棋手和全運會決賽男子個人公開組、女 子個人公開組前 8 名參加集訓隊選拔賽。如缺席者,按等級分 順延。 等級分前16與全運會前8名單有重疊者去掉,最終參加集訓隊選拔男子20位棋手名單如下: 孟辰、許銀川、蔣川、汪洋、洪智、趙鑫鑫、郝繼超、謝靖、呂欽、申鵬、黃竹風、趙金成、陸偉韜、孫勇征、武俊強、李翰林、王廓、宿少峰、鍾少鴻、鄭一泓。 女子18位名單如下: 左文靜、吳可欣、陳幸琳、趙冠芳、唐思楠、黨國蕾、劉歡、陳麗淳、張婷婷、張國鳳、梁妍婷、劉鈺、沈思凡、玉思源 、孫文、時鳳蘭、李越川、馬麟。 以上38人所在疫區多人,其中孫勇征、謝靖、王廓等大概率不能參加集訓隊選拔。而決意退隱的六冠王許銀川則因個人原因不參加選拔。如此以來,四大冠軍缺席選拔,甚為遺憾。 最終名單如何,還要等協會公佈確定。
象棋重返亞運會 中國象棋國家集訓隊選拔賽即將開賽

第19屆亞洲運動會將於9月中旬在美麗的杭州點燃聖火,象棋時隔十二年重返亞運會。在2010年廣州亞運會上,象棋首次成為競賽項目,設有男子個人和女子個人兩個獎項。中國隊洪智、唐丹分別摘得男、女個人金牌。 本屆亞運會,象棋項目的金牌數增加到三塊,除了男子個人、女子個人外,增設了混合團體,混合團體由兩名男運動員和一名女運動員組成。 根據《第19屆亞洲運動會象棋項目運動員選拔辦法》,象棋國家集訓隊由14人組成,男子8人、女子6人,其中男子、女子等級分排名第一、二位的王天一、鄭惟桐、唐丹、王琳娜直接進入集訓隊,其他男子6人、女子4人資格要通過選拔賽產生。 比賽將於4月29日至5月2日在中國棋院杭州分院舉行。比賽執行《世界象棋規則》,採用積分編排制,各組均賽7輪(6+1)。 2010年廣州亞運會象棋金牌獲得者洪智、象棋世界冠軍蔣川、趙鑫鑫、汪洋、金海英等,亞洲冠軍張國鳳、陳幸琳等知名棋手均將參加本次選拔。對於本次選拔賽,棋手們都充滿期待,能夠為國爭光,是每一個運動員的無上榮耀。湖北隊洪智坦言:自己會全力以赴。如今能夠參賽的棋手實力都很接近,就看平時的準備與臨場發揮了。 在2010年廣州亞運會選拔賽中,蔣川遺憾落選。談到本次選拔賽,蔣川表示:象棋時隔十二年重返亞運會,作為一名棋手感到非常鼓舞,比賽競爭也會十分激烈,自己努力下好每一盤棋。 世界冠軍金海英認為:本屆亞運會3塊金牌,給了更多棋手錶現的機會。至於誰能出線,她認為還是等級分靠前的棋手具有一定優勢,但競技體育充滿了不確定性,將會更加激勵年輕棋手去奮力拼搏。 人類智慧的碰撞,智力運動的天花板。 4月29日開始,錢塘江畔群雄逐鹿,敬請期待。 轉自:中國象棋協會
象棋國家基地開啟,亞運看杭州!

近日,記者從中國棋院杭州分院處獲悉,位於杭州錢塘江畔天元大廈內的象棋國家競賽訓練基地已經正式開放,開始接納第一批集訓棋手在此訓練。這個在去年10月份正式授牌的象棋國家級基地,將承擔它誕生以來的第一個重任——選拔產生杭州亞運會像棋國家集訓隊人選。 象棋國家競賽訓練基地(以下簡稱“杭州基地”),是由中國象棋協會和中國棋院杭州分院共同合作建設的,國內首個象棋競賽訓練基地。在投入使用後,杭州基地不僅要承擔國家隊定期集訓,象棋國家隊和國青少隊的組建選拔,還要肩負起承辦大型品牌賽事,全國教練員裁判員培訓,開展全國象棋特色學校活動,推動象棋文化挖掘和國際推廣等多項職能。 當然,就目前來說,杭州基地最大的職責,無疑就是要從全國那麼多優秀棋手中,選拔出能代表國家出戰的亞運陣容! 根據中國象棋協會發布的《第19屆亞洲運動會像棋項目運動員選拔辦法》,符合選拔資格的棋手首先要參加4月29日-5月2日在杭州舉行的國家集訓隊選拔賽,入選後,再進行國家隊選拔賽,正式產生亞運名單。 亞運會歷史上,這是像棋第二次成為正式比賽項目,而像棋首次進入亞運,還要追溯到12年前廣州。對職業巔峰期十分短暫的象棋職業棋手來說,能打進亞運會,進而爭取一枚獎牌,無疑是可以榮耀終身的大事! 記者從杭州基地處了解到,報名參加此次基地集訓的棋手,約有30人,諸如趙鑫鑫、黃竹風、武俊強、陸偉韜、趙冠芳、黨國蕾、陳幸琳等名震一方的男女象棋高手,以及杭州年輕女將沈思凡,都會參加幾天后,在杭州舉行的國家象棋集訓隊選拔賽,進而向亞運陣容髮起衝刺! 而在等級分榜排名靠前的王天一、鄭惟桐、唐丹、王琳娜男女共4名棋手,則獲得了直接入選集訓隊的直通門票,正在準備接下來的國家隊選拔賽。 當然,象棋的職業較量,每一盤都存在著很大變數,到底誰能最後成功披掛國家隊戰袍,站上杭州亞運的賽場,我們將拭目以待! 小編也會在此後一段時間裡,及時向大家播報基地情況,以及選拔賽相關信息,敬請關注! 文章來源:杭州象棋, 文字 圖片 排版 | 金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