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象棋史上最經典的一盤棋 1960年胡榮華勝楊官璘之局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此開卷第一回也:壁立千仞 海納百川 | 棋壇總司令胡榮華往事擷英(一)象棋史上最經典的一盤棋:楊官璘 vs 胡榮華! 楊官璘(左) vs 胡榮華(右) 曾經在網上或者雜誌等地看到過許多類似“誰是中國象棋第一人”的民意調查,不管候選人幾何,最後的民意大都百川歸海匯結為一個聲音:胡榮華! 胡榮華,中國象棋一代宗師、現代象棋學派主要奠基人;十四次全國象棋個人賽冠軍。他與楊官璘長達二十年的龍爭虎鬥,為中國棋壇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影響力;他打破了單純以中炮屏風馬為主流的佈局偏見,為反宮馬、飛相局等佈局賦予新生,使佈局研究成為中國象棋的主旋律,將許多研究成果上升到理論高度;他敢於破舊立新,為了根治“和棋成風”的頑疾,出台“和棋黑勝,競叫貼時”的“胡規”;他是棋壇常青樹,老驥伏櫪志在千里,55歲時仍然大發神威勇奪全國個人賽冠軍。胡榮華,是當之無愧毫無爭議的中國象棋第一人! 說到胡榮華,就不得不說到另一位象棋宗師——楊官璘。就如同說到李白,就會自然提到杜甫;說到梅蘭芳,人們也會下意識地想到荀慧生。對於胡榮華來說,楊官璘是個繞不過去的存在,胡榮華與楊官璘,是建國初期最閃耀棋壇的雙子星座,他們彼此爭鬥,彼此成就,彼此欣賞,彼此進步。 “對手是朋友,而不是敵人”這句話,在這二位宗師的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當然,除了楊官璘這位主要對手,同時代的“陪跑者”還有王嘉良、李義庭、何順安、劉億慈等人,這裡用“陪跑者”三字來形容並不是對王嘉良老師等人的不尊重,而是有惋惜、尊崇之意。在那個時代,正是因為有楊官璘、王嘉良等諸多前輩們對個人賽冠軍的強有力威脅和衝擊,才更體現出胡榮華十連霸的分量和價值。在這幾次將為棋迷們推出的連載報告中,我們將用細膩舒緩的筆觸,為大家重新揭開那一時代的神秘面紗,帶領讀者們進行一次次穿越,體會棋壇總司令胡榮華的象棋人生。 1960年,全國象棋個人錦標賽在北京開幕。全國象棋個人錦標賽,是代表最高水平的象棋賽事,從1956年開始舉行,每年一屆。個人賽冠軍的寶座,是每一位象棋高手無比神往的聖殿。五十年代以來到今天,為了這個冠軍,已經有無數的英雄好漢,為之或驕傲、或落寞、或志得意滿、或黯然神傷。 1960之前的四屆個人賽,三次冠軍已為楊官璘獲得,一次為李義庭獲得。這一次,是胡榮華第一次參加個人賽,這一年,他十五歲。本次比賽的名手有:胡榮華、楊官璘、王嘉良、朱劍秋等人。 前兩輪,胡榮華已經取得一勝和一的不錯成績,第三輪,終於迎來了大BOSS楊官璘。楊官璘是三屆個人賽冠軍得主,在本輪比賽前,其實胡榮華已經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跟楊老交過三次手,算是友誼賽吧,戰績是一勝兩負。胡榮華知道楊老的超凡實力和統治地位,不敢怠慢,打起十二分精神全力應敵。本輪胡榮華執後手。 1. 炮二平五 馬8進7 2. 馬二進三 車9平8 3. 車一平二 卒7進1 4. 兵七進一 炮8進4 5. 馬八進七 象3進5 6. 炮八進七 車1平2 7. 車九平八 炮2進4 紅方第四回合的兵七進一,是帶有鮮明時代色彩的一步棋。因為按照現代象棋理論,紅此著肯定要車二進六壓過去,不可能讓對手炮8進4封過來。紅方接下來的馬八進七理所當然,如果以為可以炮八進二下步兵三進一打破封鎖,那就太天真了,黑順勢卒3進1棄卒,然後象3進5馬2進4,通過棄3路卒,加速右翼子力的出動,紅無便宜。 胡榮華開局落子如飛,銜枚疾進,顯然是為了對付楊官璘做了充足的家庭作業。第5回合的象3進5,是顧及陣容的好棋,因為如果馬2進3就落入俗套,紅即可炮八進二,黑就再也沒有飛象拐角馬車1平3的可能了。象棋對弈是一種高強度腦力運動,雙方一招一式嚴謹異常,容不得絲毫馬虎。有時候你走了一步看似並無大礙的棋,當時可能覺得沒什麼,到了後面,如果對方是訓練有素的高手,他就會始終瞄上你這步看似無所謂的軟著,一有機會,刀劍出鞘,手到擒來。所以高手對弈,對方的每一步棋你都要看透,吃透,並且應付得當,自己的每一步棋,也都要嚴絲合縫,不能給對手一絲一毫的機會。其實象棋對弈的原理跟那些武俠小說中武林高手的打鬥沒什麼區別:你想活下來,就必須拼盡全力殺死對手。 第七回合,黑雙炮過河,佈局滿意。此時,胡榮華抬頭看了看楊官璘,楊官璘氣定神閒,果然是國手氣度。 8. 馬七進六 士6進5 9. 兵七進一 車2進5 10. 馬六退八 炮8平5 11. 仕六進五 車8進9 12. 馬三退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