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象棋理論家黃少龍逝世

訃告 南開大學教授、著名象棋理論家、國家級象棋大師黃少龍先生因病不幸於2023年1月3日病逝,享年85歲。 黃少龍先生歷任天津市棋類協會副主席、天津市高等院校棋牌協會主席、中國大學生象棋協會秘書長、天津市象棋競賽副裁判長、天津市少年三項棋類比賽總裁判長、天津市象棋隊總教練、天津市高校象棋隊總教練、中國大學生象棋隊教練等職,是我國老一輩著名象棋大師和象棋理論家。 1977年榮獲全國象棋個人賽第3名,1997 年全國象棋名人邀請賽冠軍。 他的專著《象棋實戰中局譜》,《象棋開局戰理》,《象棋對策論》以及大量論文受到國內外棋界重視和廣大讀者的歡迎,多次榮獲全國優秀象棋圖書一等獎。 他還是我國開設大學象棋課和研製電腦象棋的先驅者,率先把象棋引入高等學府,曾先後榮獲香港奧林匹克金獎,世界計算機奧林匹克銅獎,棋友雜志社全國象棋推動獎。 黃少龍先生追悼會定於2023年1月6日9點半在北倉殯儀館舉行。 謹此訃告。 黃少龍先生千古! 天津市象棋協會 2023年1月3日 黃少龍先生悼詞 南開大學教授,國家象棋大師,原南開大學象棋研究中心主任、天津市棋類運動協會副主席、天津市高等院校棋牌協會主席、中國大學生象棋協會秘書長、中國象棋學院副院長、松生棋藝學校校長、象棋研究雜志特約主編、象棋世界雜 志副總編輯、天津市象棋隊教練、天津高校象棋隊教練、中國大學生象棋隊教練,我國著名的象棋理論家、教育家、活動家、人工智能專家及開拓者,黃少龍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23年1月3日凌晨0 點32分,與世長辭,享年85歲。 縱觀黃少龍先生的一生,與象棋結下了不解之緣,為我國象棋事業的發展貢獻了畢生的精力,為象棋中國學派的奠基和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黃少龍先生的逝世,是我國象棋界的重大損失! 黃少龍先生,祖籍廣東省廣州市,1938年11月20日,農曆戊寅虎年九月二十九,出生於香港。 3歲離開出生地香港,返回家族祖居地廣州市。 8歲,在北京大學經濟系畢業的叔父黃國鐘的啟蒙下,接觸象棋,進入到象棋世界。 12歲隨父母赴香港繼續讀書,1952年夏初中畢業,離開香港返回廣州求學。 1952年12月26日,在廣州大華酒家,棋壇開場時,拜師素有“華南神龍”之稱的陳松順先生,兼習中國象棋、國際象棋。 1953年獲廣州市國際象棋個人賽冠軍,1956年獲全國八大城市青年象棋賽團體第三名,受到了時任團中央第一書記的胡耀邦同志的接見。 同年,作為正式代表參加廣州市青年代表大會,被選舉為廣州市民主青年聯合會執行委員。 1956年9月,黃少龍先生進入南開大學物理系學習,在學期間,多次與高手對弈,戰勝了薛占金、王家元、馬寬等津門棋手,並代表天津戰勝了來訪的外地棋王王嘉良、張德魁等名家,一時享譽津門棋壇。 1961年,黃少龍先生自南開大學物理系五年制本科畢業,因成績優異,留校任教,開啟了象棋事業上新的征程。 黃少龍先生是天津市第一位中國象棋國手,國家象棋大師。 留校任教的黃少龍先生,一心撲在物理教學中,而象棋這門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的奇葩,也在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受到了歧視和摧殘。 直至1973年,在南開傑出的校友,周恩來總理的關懷下,象棋才重獲新生,各省市的象棋隊才逐步恢復。 1973年5月,黃少龍先生進入天津市象棋集訓隊,並在內部循環賽中獲得冠軍。 1975年,天津市舉辦全民選拔賽,規模較大,經過預賽淘汰、決賽循環,黃少龍先生以絕對優勢獲得冠軍,奠定了津門棋壇第一把交椅的地位。 1977年在太原舉行的全國象棋個人賽中,黃少龍先生戰勝了柳大華、王嘉良,獲得了全國第三名,躋身象棋國手行列。 1982年被國家體委授予第一批象棋大師稱號。 黃少龍先生是天津市第一位象棋大師,也是中國象棋界集象棋大師、大學教授於一身的唯一一人。 黃少龍先生是著名的象棋理論家。 黃少龍先生在象棋實踐取得優異成績的同時,非常注重將實踐的成果提升到理論的高度。 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黃少龍先生就有多篇關於象棋實戰和理論分析的文章,發表於《象棋》月刊。 自1978年起,先後編著《象棋實戰中局譜》、《象棋開局戰理》、《列炮縱橫談》、《象棋對策論》、《馬炮爭雄》、《象棋縱橫談》、《象棋開局戰術精華》、《象棋自學速成法》、《挺兵局的應對方略》、《象棋中局精妙戰法》、《怎樣成為象棋高手》、《人機大戰與網絡象棋》、《象棋大全》等近二百多部著作。 其中,《象棋實戰中局譜》是國內第一部系統論述中局原理的作品,創造了中局理論體系; 《象棋開局戰理》總結了開局的基本規律,榮獲全國優秀象棋圖書一等獎,並多次再版,被台灣、香港等地區翻印; 《象棋大全》,經先生兩年嘔心瀝血,為現代象棋成果總結之的巨著,作為2008年亞洲象棋聯合會成立30周年獻禮。 黃少龍先生多年來,筆耕不輟,為象棋理論化、科學化做出了重大貢獻,與胡榮華、柳大華等著名棋手一起,成為象棋中國學派的奠基者。 黃少龍先生是知名的象棋教育家。 1985年,在南開大學正式開設象棋課,系國內首創,先後有近兩千人選修,國家體委棋牌司陳祖德司長專門來信指出:“你們創辦象棋研究中心確實不容易,這是對我國傳統項目象棋運動開展很好的措施。 “全國象棋協會陳遠高主席批示:”在南開大學開象棋課屬創舉,望不斷總結前進,開創大學課程史與體育史新的篇章。 “退休后,作為天津市關心下一代工委體育委員,先生還主持創辦了松生棋藝學校,在15所小學開設三項棋類課,最多達到5000多學員。 黃少龍先生組建的南開大學象棋隊,在全國高校象棋賽中先後獲得20項團體、個人冠軍。 先生培養了一批高文化高棋藝的人才,畢業後走向不同的崗位,有為人民服務的公僕,有從事科研的學者,有遨遊商海的精英,也有象棋界的著者、裁判、棋手、活動家。 可謂桃李滿天下。 黃少龍先生是國內象棋人工智能專家和開拓者。 黃少龍先生1982年在上海《自然》雜志發表論文《象棋對策初步》,率先應用數學對策論的觀點深刻地分析象棋問題,是國內第一篇關於象棋人工智能的論文,為象棋人工智能的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 同年,在湖南大學《人工智能》雜志上發表《中國象棋對策的數學模型》。 1983年研製成功國內第一個象棋排局對弈軟件,7月6日天津日報刊登新聞“我國第一個機器弈棋程序誕生”。 1984年在全國高校人工智能學術會上報告《中國象棋固定殘局的專家系統》、《中國象棋全局的對弈程式》兩篇論文。 […]
如何提高象棋棋力?

遠方青木老師寫的一篇“如何高效學習”文章的啟發。 簡單概括來說就是:不管是學習文科、理科,都涉及到一個“脈絡”的存在,所謂脈絡,就是學好這個科目的底層邏輯。 比如說,語文最初級的脈絡,可能是通過把一整篇課文拆散成零散的片段,讓零散的片段能夠被大腦的緩存記住,實現高效率的記憶。 而中級的脈絡,可能是透徹理解一篇課文背後的具體含義,行文邏輯,等等,核心是把學到的東西整理成一個合理的框架。 那麼高級的脈絡,就是在大量使用中級脈絡,透徹理解了N多篇課文之後,形成一套自己對於文章的理解。 其他學科,各自有各自自己的脈絡,但是大致的核心是差不多的。 這裡原文對於高中的各個學科都有一個“脈絡”的詳細闡述就不班門弄斧了。 在這裡借鑒原文中“脈絡”的概念,來談一談對於象棋的看法。 啥叫瓶頸期? 水平一直卡在某個段位上上不去。 業餘2-3段以下的如果碰到了瓶頸期,基本上會處於以下幾個問題: 要麼殺法題沒跟上,要麼平時練習太少了(不管是複盤上還是講課上),要麼老師把路帶歪了。 簡而言之,只要時間足夠,上業餘3段的難度並不是那麼大。 但是呢,象棋的特點就是:隨著水平的提升,練習所起的作用佔比相對越來越小,對於棋的感覺,會變得越來越重要。 那麼,剛才我們提到的脈絡,在業餘3段之前,或者說是野狐1D(段位有所浮動)之前,大部分的對局基本上都是:一言不合就開打,打得過就贏,打不過就跑,所謂的戰略基本上都是浮雲,能戰鬥,能殺棋才是王道。 怎麼樣能殺棋呢? 這裡就涉及到象棋的低級脈絡了:多練中局,多看棋書,靠大量實戰積累的經驗教訓,慢慢漲棋。 那麼業餘4段、業餘5段以上呢? 這個階段,堆中局練習題仍然有用,可以多做一做。 但是呢,最重要的部分,已經完全練習習題能夠解決的。 這個階段,需要的是:打譜! 業餘3段到業餘4段差的點在於,知道正確的象棋應該是什麼樣。 這個時候,下棋應當逐步開始培養目的意識,重點去重視發揮每一步棋的價值,並且盡量知道一步棋虧在哪裡,賺在哪裡。 做到這些,才能算基本會下棋。 這個意識,靠練題就比較難提高了。 而業餘4段到業餘5段,絕對的棋力看起來差的並不多,但是其實仔細一審視一下,就會發現差距其實還是有很大。 這些差距,包括但不限於:試應手,精確點目,攻擊和防守的思路,優勢和劣勢的判斷,對於一步棋價值的理解,精確的長直線計算,對於一個局部的得失理解,等等。 那這些東西,其實靠老師指導,已經開始變得比較困難了,因為這些東西,傻傻地去堆題海戰術、對局戰術,效率有限。 真正用處大的是,打通象棋的中級脈絡,打通的方法也就是所謂的打譜! 打譜是什麼? 翻開一盤高手的棋譜(個人牆裂推薦《象棋天地》雜誌)然後對著上邊高手的棋譜精講一點一點擺上去。 布局一般情況下沒必要過分在意,重點看中盤和官子。 布局可以簡單記下幾個定式,然後按照棋理下到中盤就行。 一般情況下,業6水平之前布局只要勝率虧損在15點以內,對於後面的進程就沒有什麼很大的影響。 特別提醒一句,千萬不要去耍所謂的飛刀! 低手階段耍飛刀是投機取巧的行為,對於高手來說用處非常小。 那麼中盤的話,重點看高手的講解。 對於高手的講解,重點看以下幾步: […]
“坪山論劍”洪智登頂 深圳象棋大師賽AI“元蘿蔔”5和收官

11月3日,坪山文化聚落會議中心,“坪山論劍”2022年深圳象棋大師邀請賽決出冠軍。 “亂戰天王”象棋特級大師洪智以2勝3和的不敗戰績奪冠,象棋大師曹岩磊、張彬分獲亞軍、季軍,象棋大師李翰林、象棋特級大師柳大華敬陪末座。 第六位參賽棋手——“元蘿蔔”AI下棋機器人斬獲5盤和棋,由於賽制規定不進行排名。 本次比賽每方基本用時15分鐘,每走一步加10秒,進行5輪單循環賽。 2日晚,前兩輪比賽率先開戰。 首輪,李翰林先手弈和張彬,柳大華後手不敵洪智,曹岩磊繼“元蘿蔔杯”巔峰對決賽後再次弈和AI“元蘿蔔”。 次輪和風煦煦,三台棋皆為和棋,洪智積分暫時領先。 3日下午比賽繼續。 第三輪又見三盤和棋。 第四輪洪智再度發威,擒下李翰林,收穫個人第二勝,其餘兩台對局皆為和棋。 第五輪“和風”依舊,宛若一湖春水,波瀾不驚。 值得注意的是,經過億局對弈訓練的AI“元蘿蔔”本次比賽未嘗一勝,5場對局皆以和棋收官。 正如賽前柳大華說的那樣:“’元蘿蔔’已揭開了它神秘的面紗,強大的演算法讓它立於不敗之地,贏棋很難,但若我們下得穩妥些,和棋希望不小。 ” 此次比賽全程線上直播,全網累計人氣超600萬。 象棋大師黨斐擔任主講嘉賓,為象棋愛好者拆解大師對弈思路。 他說:“從對局過程來看,五位象棋大師均發揮出了高超的棋藝,爭奪激烈。 這是一場極為難得的線下象棋大賽,棋手、棋迷都為之振奮。 希望深圳象棋事業發展越來越好,坪山也能舉辦更多象棋高端賽事。” 賽後舉行了頒獎儀式,深圳市群眾體育促進中心主任張文東、坪山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副局長李鏡華、坪山區文體服務中心負責人張迅、深圳市象棋協會會長曹陽等人出席併為棋手頒獎。 本次比賽由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主辦,坪山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深圳市象棋協會承辦,深圳市群眾體育促進中心、深圳棋院支持。 深圳晚報記者 鄭志鵬 通訊員 曹鶴偉 來源:深圳晚報
與日漫女主角同名的開局庫,多位特大、大師訓練的秘密武器正式上線!!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時間是世界上不經意間流逝得最快的東西,轉眼間,與天天象棋二分天下的對弈平台—王者象棋已經面世有三年整了,久而久之,願意長期呆在王者象棋下棋的棋友,有三個原因:1:王者象棋對弈平台整體水平很高。 有現實中的省冠水平的棋友反映,自己只能在王者打到市冠; 有現實中市冠水平的棋友反映,自己只能在王者打到縣冠; 更多的在天天象棋打到業9-1的棋友訴苦自己在王者連鎮冠都打不上去,至於王者的省冠、大師等級別,更如同在天上,看得見永遠摸不著。 王者象棋很難打,讓人有要往上爬的鬥志,是不少立志要提高水平的棋迷堅持要留在王者的原因。 第2個原因,是時間問題,天天象棋的對弈時間的總局時15分鐘,每步1分半鐘,適合喜歡快棋,講究下棋的快棋的棋迷,而王者象棋總局時為20分鐘,每步3分鐘,有了適當的 “長考”時間,更適合追求較高棋局品質的棋迷徜徉。 這第3個原因,自然是王者象棋超便捷、高質量的複盤功能了,近期,如果打開王者象棋app,對弈後複盤或者擺棋拆棋時,點擊右下角的局面分析按鈕,會發現有“商業開局庫”選項,這個商業開局庫,是王者特地引進的靜香庫“。 與“哆啦A夢”女主角同名的象棋無敵庫—靜香庫 說到靜香商業庫的卓越戰績,去年的三大軟件大賽:元旦杯、春節杯、奧運杯,其中的兩次冠軍得主惠子、一次冠軍得主鴻葉,就是使用的該庫,且比賽中多次脫庫優勢對手三百分以上! 靜香庫以靈活更新開局庫為最大特色,及時納入當前純人大賽、人機大賽等出現的最新著法,以“中炮橫車七路馬”布局為例: 紅第五回合車一進一,一般的開局庫只有象3進5及象7進5兩路分支,但考慮到網絡棋手多有走車1進1的,故靜香庫也將黑車 1進1納入開局庫。 並顯示:車1進1,勝率百分之33,和百分之34、負百分之33,是一路勝負參半,比飛象更為靈活的走法。 而車1進1後,靜香庫顯示紅方只有一路應法:車九進一,雙車聯手與黑橫車搶佔要道,符合棋理。 又如“仙人指路對卒底炮紅右中炮黑右象”布局,當黑第二回合象3進5後,靜香庫列出的紅一共有五種主要應法: 1:馬八進七:迎著卒底炮上正馬,緊接著黑卒3進1,紅兵七進一棄馬,爭取到炮五進四和車一進二、車一平七捉炮這三個先手。 此變從一開始就將局面導入十分激烈的鬥爭中,紅勝率百分之50、和百分之25,負百分之25。 2:馬二進三,上右正馬,不懼黑卒3進1,可車一平二,待黑卒3進1再衝,可相七進九或者馬八進九暫避,這個變化紅勝率百分之17,和率百分之 75,負百分之8,顯然這個變化比之馬八進七要穩健許多,但贏棋機會也少許多。 3:士六進五:上士,先避開黑卒底炮的鋒芒,黑不會再沖卒,該走馬8進7出動大子。 此變化紅勝率百分之60,和百分之33,負率百分之7,屬於較好的變著。 4、5:馬八進九和相七進九,這兩著與士六進五的思想一致,都是暫避鋒芒,勝率都是百分之33,和率百分之34,負百分之33。 綜合介紹了仙人指路對卒底炮紅右中炮黑右象,靜香商業庫所總結的變化,從中棋手可以受益到:究竟選擇哪路變化更好,比如我是攻殺型棋手,那麼馬八進七比馬二進三的機會明顯多,如果我是穩健型棋手,那麼士六進五比馬八進九和相七進九機會更大。 這就是靜香商業庫的”黑科技”功能,它能讓人在學習布局中瞬間找到”最優解”,及每一步勝負和的具體情況。 除了開局庫功能,靜香商業庫的後台計算功能更是強大,能夠在強手、土豪如林的人機大賽中奪冠,可見其棋力。 試舉一例 這是靜香庫在某次人機大賽中執後手戰勝對方的關鍵一戰,開局階段雙方咬得很緊,都走得嚴絲合縫,像是天然的兩塊碧石,完美無缺。 可是中局轉殘局階段時,執靜香庫的一方明顯高屋建瓴,下二線車左移右調,終於搶得第23著牽制紅車馬,使紅不得不兌車,丟失中兵的棋。 無車殘局不但最考驗棋手的功夫,也同樣考驗軟件的功夫,此局雙方進入雙炮馬雙兵士象全對黑雙炮馬四卒士象全的殘局,黑方優勢,可是如何把優勢轉入勝勢? 從26著開始到最後,黑方靜香庫不急不躁,為我們展示了抽絲剝繭的細膩功夫。 “的確是完美的軟件”觀者不禁感慨。 人工智能越發展到最後,不但在技術上愈加成熟,棋力愈加強大,也越來越貼近“人腦”,比如此局的無車殘棋階段,黑四路炮退炮打串,逼得黑馬踩象兌子,像極了純人棄象取勢,獲得兵種上優勢的思維。 目前,靜香庫已與微學堂達成了全面戰略合作關係,如果希望在象棋或者手機上安裝靜香庫獨立軟件棋友,可點擊微學堂小店諮詢及購買,靜香庫是由作者貓貓純手工製作、精修,1-2天更新一次布局庫,招法純正,分為一月、一季、半年、一年,價格70-350 不等,希望充實布局庫,用人工智能思維武裝頭腦的棋迷不妨購買。 靜香商業庫 點擊查看
世界棋王+象棋世家,第三場“元蘿蔔杯”人機巔峰對決來襲

上週六,“元蘿蔔SenseRobot”AI下棋機器人南下廣東深圳,圓滿完成了第二場“元蘿蔔杯人機巔峰對決”挑戰賽。 最終,“元蘿蔔”一和一勝,總體戰績依舊保持不敗。 但人機對決中的首次和棋,又將觀眾們的興趣點再次拉高。 人類再進一步,似乎也不是不可能。 本周,“元蘿蔔”重回長三角,欲在西子湖畔迎接新的挑戰。 10月29日(本週六) 19:00,“元蘿蔔杯”人機巔峰對決挑戰賽的第三場即將在杭州棋院展開。 象棋冠軍大滿貫獲得者、世界棋王趙鑫鑫,象棋特級大師陳寒峰一家,將分別與“元蘿蔔”進行對弈,連戰三局,讓棋友們過足“棋癮”。 趙鑫鑫,象棋特級大師。 2009年奪得第十一屆世界象棋錦標賽冠軍,成為最年輕的象棋世界冠軍,也是我國第五位象棋世界冠軍。 雅號“六脈神劍”,棋風以剛克剛,攻殺犀利。 在本次挑戰賽中,他將出戰首尾兩局,挑戰元蘿蔔26關巔峰棋力。 此役,前後兩戰“元蘿蔔”,看趙鑫鑫能否找出AI破綻? 與以往巔峰對決不同的是,此次杭州站的第二局將出現象棋世家陳氏祖孫三代同弈“元蘿蔔”的溫馨場面,向觀眾們展示家庭場景中的人機大戰。 陳寒峰,象棋特級大師,象棋教練; 其父陳鑫源,人稱“嘉興棋王”,曾多次在嘉興市組織的象棋大賽中奪得冠軍; 其女陳麗媛,一級運動員,2022年浙江省第十七屆運動會象棋女子甲組冠軍。 擔綱本次“元蘿蔔杯人機巔峰對決”挑戰賽· 杭州站即時解說嘉賓的是,象棋國家大師馬天越,象棋大師程吉俊,及商湯科技創新工程院院長沈徽,他們將結合象棋文化與AI科技等方面,與各位觀眾一起談棋論道。 本次活動中,我們還會見證“元蘿蔔”的驚喜新功能誕生。 作為人類棋手的新朋友和好幫手,“元蘿蔔”是一位出色的“智慧陪練”。 當使用者對AI招數束手無策時,“元蘿蔔”即將推出的新功能將發揮作用。 至於第三場“元蘿蔔杯人機巔峰對決”挑戰賽的諸多猜想: 世界棋王能否捍衛人類棋力,超越和棋? 象棋世家三代上陣,能否突破“元”力? 升級後的“元蘿蔔”,又會有什麼新花樣? 10月29日,19:00開播 不論輸贏,皆為傳承“ 元蘿蔔” 與你準時相約,敬請期待!
厲害了!象棋人機大戰曹岩磊弈和AI“元蘿蔔”

現年73歲的“東方電腦”柳大華望著棋盤,眉頭緊皺,他的對手——“元蘿蔔SenseRobot”AI下棋機器人(下文簡稱元蘿蔔)步步緊逼,殺招淩厲。 苦思無果,柳大華笑了,選擇投子認負,結束了這場象棋“人機大戰”。 一個小時前,正值棋力巔峰的“棄子大師”曹岩磊弈和元蘿蔔,令人稱奇。 10月22日,2022年第二屆“元蘿蔔杯”巔峰對決賽在深圳南山深圳灣科技生態園上演。 25年前,人工智能“深藍”擊敗彼時國際象棋第一人卡斯帕羅夫; 6年前,AlphaGo戰勝圍棋九段李世石; 5年前,加強版AlphaGo擊敗柯潔。 每一次人機大戰都牽動著無數棋迷的心弦。 2022年,“人機大戰”來到了“楚河漢界”。 一周前,元蘿蔔在上海擊敗象棋特級大師、世界冠軍謝靖以及青少年象棋冠軍顧博文。 楚河漢界,中分天下。 一周後,元蘿蔔南下,迎戰柳大華、曹岩磊。 二人皆選擇迎戰最高AI棋力。 曹岩磊率先出戰,執先。 端坐於元蘿蔔前的曹岩磊,與在賽場拼殺並無二致。 曹岩磊運子布局,以擅棄子搏殺聞名的他遇見滴水不漏的元蘿蔔,也只能輕微搖搖頭。 “元蘿蔔走子相當平穩,想搏殺出勝機,但是它一絲一毫機會都沒給。 “曹岩磊說道。 曹岩磊與元蘿蔔連續兌子,局面簡化進入殘棋。 元蘿蔔雖是後手,但局勢相當。 曹岩磊按下“提和”按鈕,元蘿蔔選擇弈和。 人機大戰第三局,曹岩磊面對元蘿蔔,收穫首次不敗。 他說:“我沒什麼失誤,下的也是穩穩當當。 若是讓元蘿蔔執先,求和都是不小的挑戰。 ” 柳大華接棒出戰,先手飛象開局。 但好景不長,柳大華走出緩手失去先手優勢,局面陷入被動。 岌岌可危之際,柳大華走出兵九進一,局面徹底崩盤,士象全破,柳大華無奈認負。 “元蘿蔔厲害,之前看了它下的幾盤棋,防守密不透風,進攻機會來臨也能抓住。 總體而言沒什麼遺憾。 ” 象棋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源遠流長,趣味濃厚,基本規則簡明易懂,千百年來長盛不衰。 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副巡視員王志強表示,象棋AI是人類發展智力的工具,它的誕生並不會減少象棋的魅力,反而會在更加多樣化的活動中彰顯象棋的樂趣。 “作為科技與傳統文化兼容的全新產品’元蘿蔔’來到深圳,與象棋大師們上演人機大戰。 毋庸置疑,這將推動象棋在新時代更好地傳承、推廣下去。 ” 與AlphaGo需要他人幫忙走棋不同。 元蘿蔔可以獨立完成觀察棋局變化、推算走棋招數、取棋落子,這意味著元蘿蔔可以成為象棋愛好者最好的“陪練”。 元蘿蔔除26關棋力對戰外,還內置有100多個殘局挑戰和巔峰挑戰等多種模式。 此外,元蘿蔔得到了中國象棋協會的權威認證和授權,為使用者提供專業課程,並實現在家裡足不出戶就能完成16-13級的官方象棋考級評測,獲得專業證書。 本次活動由中國象棋協會、上海商湯數位科技有限公司主辦,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支持,深圳市群眾體育促進中心、深圳棋院、南山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深圳市象棋協會承辦。 轉自:深圳晚報 記者 鄭志鵬
棋壇常青樹掛帥出戰“元蘿蔔”,人類特級大師能否扳回一局?

上週六,“元蘿蔔SenseRobot” AI下棋機器人與人類特級大師的首次公開對決,為大家奉上了一場人工智能技術與中國象棋文化的精彩碰撞。 好戲連連,精彩不斷! “元蘿蔔杯”人機巔峰對決· 第二場,本週末珠三角接棒上演! 10月22日18:50,“元蘿蔔SenseRobot”AI下棋機器人將來到深圳,向兩位棋界特級大師名將發起挑戰, 特別是享譽全國的特級大師柳大華將親自下場,捍衛人類棋力; 更有“羊城少帥”呂欽、“象棋女神”時鳳蘭組合搭檔解說! 繼首場挑戰賽,人類冠軍棋手接連失利之後,此次能否扳回一城? 新的懸念,靜待揭曉! 柳大華,是本次巔峰對決“元蘿蔔”迎戰的棋手之一。 作為享譽中國棋壇的象棋特級大師,現年72歲的柳大華有“東方電腦”和“棋王”之稱,擅長中局搏殺,招法兇狠,曾在1980 年從胡榮華手中奪過了全國象棋冠軍。 他還培養出了多位象棋特級大師及象棋大師,是棋界公認的棋壇宗師。 柳大華先生親自下場參與對決,挑戰元蘿蔔26關巔峰棋力,可見重視程度之高。 “元蘿蔔”迎戰的另一位象棋特級大師洪智,棋風勇猛剛烈,擅長亂中取勝。 他曾在2021年第七屆溫嶺杯全國象棋國手賽中奪得冠軍,成為第七位奪得象棋國手賽冠軍的棋手,目前廣東地區現役等級分最高。 在本場對決中,洪智將同樣挑戰元蘿蔔26關棋力。 “羊城少帥”呂欽和“象棋女神”時鳳蘭,師徒聯袂解說本次巔峰對決。 呂欽是中國象棋國際特級大師,有“快馬飛刀”之美譽,曾先後16次獲得全國象棋大賽個人賽冠軍,被評為新中國50周年棋壇十大傑出人物。 目前是中國象棋隊主力隊員、廣東碧桂園象棋隊主教練兼隊員。 時鳳蘭是現役廣東象棋隊隊員,女子中國象棋國家大師,棋迷口中“智慧與美貌並存的象棋女神”,曾在2016年全國青年大師精英賽奪得女子組冠軍。 閑暇時光熱衷於中國象棋文化推廣,解說風格輕鬆生動,深受大眾喜愛。 本次人機大戰,將繼續以AI科技賦能弘揚千年國粹,在展現象棋藝術之美的同時,助推文化自信自強。 面對又一組人類“最強大腦”組合,機器人還會下出哪些令人出乎意料的精彩妙招,大師選手們又能給機器人施加怎樣的壓力? 10月22日 18:50開播 “元蘿蔔”與你不見不散!
如何看人類棋手不敵AI機器人?你贊同胡榮華的看法嗎?

眾所皆知,人工智能軟件早已超越人類棋手。 但是人類棋手還是總在不斷向人工智能軟件發起挑戰。 當然,即便人類已經事先知道了比賽結果,人類棋手還是會義無反顧地向其發起衝擊。 一方面展現出了人類不服輸迎難而上的拼搏精神,另一方面則是與人工智能軟件不斷互動,進而促進其不斷進化發展。 就拿這次“元蘿蔔杯”AI 人機大戰來說,無論是顧博文還是謝靖特級大師,他倆都一一被AI下棋機器人所完敗。 賽前還有部分棋友認為,謝靖特級大師頂和AI下棋機器人的機會很大。 畢竟小司令腦子裡裝了不少官方和棋譜。 那麼該如何看待這次挑戰的失敗呢? 其實許多棋友在賽前就已經猜到了結果。 畢竟當下市面上很多象棋軟件都已經具備國家象棋冠軍水平。 並且軟件發揮通常都十分穩定。 可就算是個人賽冠軍棋手,比賽發揮也難免出現各種波動。 即便是普通象棋軟件,在面對個人賽冠軍也會佔有較大優勢。 先來說說顧博文的這次挑戰,顧博文年僅15歲,這位小將挑戰的是16級AI下棋機器人。 他曾在12歲時就獲得過亞洲象棋青少年組慢棋和快棋兩項冠軍。 也是一位很有天賦的年輕棋手。 基於他挑戰的難度僅是第十六級,所以賽前不少棋友還是對其寄予了贏棋的厚望。 可是結果他居然被AI下棋機器人殺得束手無策。 如此看來,這款元蘿蔔AI下棋機器人棋力確實十分強悍。 當顧博文敗陣之後,謝靖特級大師閃亮登場,他挑戰的是元蘿蔔AI下棋機器人第二十六級,也是最高難度。 謝靖特級大師執紅先手,他選擇了飛相局開局。 估計賽前也跟胡司令有過一些交流。 飛相局開局是一種穩中求勝的開局方式。 看過比賽的棋友應該都很清楚,謝靖並沒有一味朝著和局來下,在中局階段,他還是有所創新,他伺機把AI下棋機器人引入一個陌生的可控局面。 然而AI下棋機器人似乎已經識破對手意圖。 中局反而把謝靖帶入到了沒有準備的局面。 很快謝靖就丟了一相,雙方繼續展開周旋,而當AI下棋機器人一步平炮,完美詮釋了什麼叫聲東擊西時,謝靖特級大師當即投子認負。 賽後有棋友說,小司令這次挑戰戰略過於保守。 沒有把握好先手機會,尤其是子不過河,以及後來悠哉悠哉地補了一手士。 雖然棋友所言有一定道理,但是我們不能隨便去否定一位特級大師。 畢竟謝靖特級大師在賽後對自己發揮還是比較滿意。 77歲的胡榮華對這次比賽講解得十分到位,他的預見性和準確性都令棋迷觀眾深感佩服。 在胡司令認真講解下,棋迷朋友們時而醍醐灌頂,時而茅塞頓開。 直播間有棋友調侃讓胡司令滅了這AI下棋機器人,胡司令話鋒一轉,直接說到,目前等級分前兩位應該有機會頂和這款元蘿蔔。 轉自:象棋大玩家
瘋狂的蘿蔔!人機大戰謝靖先手完敗

10月15日,2022年“元蘿蔔杯”人機巔峰對決賽開始,蘿蔔大師輕取謝靖特大。 比賽邀請棋壇泰斗胡榮華與象棋大師趙瑋坐鎮直播間與棋迷互動。 15歲上海青少年冠軍顧博文挑戰16關水平,仙人指路對卒底炮,紅後補中炮,黑卒過河,典型的軟件招法,飛象後,黑卒急進。 胡榮華說,這個兵連沖4手,在以前是不可接受的,現在有了軟件,已成為可行招法。 交換相持中,黑卒再進,這個開局形成的物質優勢,越來越鮮明。 顧博文進車吃炮,蘿蔔大師舉重若輕,進車對捉,紅陷入落下風,顧博文無奈,退車交換。 胡榮華說,機器人計算太深,顧博文應該退車吃卒,應該嚴陣以待,不把機器當回事。 就是這枚小卒,初如癣疥,後成心腹大患,黑車甩過來,小卒鎖喉,蘿蔔大師走棋乾淨利索,有利必佔,有先必走,車炮卒攻擊招法緊湊,招招不離後腦勺,如庖丁解牛,紅馬撲槽,蘿蔔不聞不問,任由折騰,連掃兩枚紅兵,紅進攻油乾燈滅,主動認輸。 相互間隔幾秒就走棋,冰冷,規律,讓人類棋手頗受壓力。 接下來小司令謝靖出場,挑戰最高級26關,謝靖拿出自己擅長的飛象開局,力保不敗,蘿蔔後手中炮,開局雙方都堂堂正正,滴水不漏。 蘿蔔馬炮挺進,鑽孔打洞,一手炮四平三保馬,看似笨拙,實乃深藏玄機,彈力十足,黑進中卒,加大火力,胡榮華評價,這棋紅明顯虧了,大子效力跟不上。 蘿蔔進攻,謝特大防守,沒有過河子,謝靖不忍,邊炮發出,希望挑起對攻,但蘿蔔穩如泰山,雙炮如流星,上下翻飛,又步步要命,小司令抱頭沉思,換炮後,蘿蔔進邊卒,進三卒,有條不紊,不驕不躁,針線嚴密,小司令只有防守的份,無法組織進攻,令人沮喪。 紅車過河殺馬,蘿蔔見縫插針,平車吃雙,紅丟象,呼吸困難,紅車馬炮對黑車馬炮,但丟少象,黑多卒,面對強大的控制力,謝特大爽快認負。
元蘿蔔杯人機賽15日開始 胡榮華主講

77歲棋壇泰斗胡榮華再次出山。 前不久,在632米世界第二高、中國第一高的上海中心大廈,大師賽王天一鄭惟桐決賽中,胡榮華容光煥發,擔當嘉賓,久違的十連霸,別來無恙。 這一次,司令再次出山,主講人機對戰。 10月15日,由商湯科技和中國象棋協會共同主辦的“元蘿蔔杯人機巔峰對決”系列賽開始,這次蘿蔔挑戰人類兩位棋手,一位是來自上海的少年高手顧博文,他將挑戰元蘿蔔的第16關棋力。 第二位是小司令謝靖。 人機對抗,對象棋國象來說,早已不是什麼新聞了。 就是連自信爆棚的圍棋界,也在2017年被谷歌公司deepmind團隊幾個人攻破了,而且敗的一塌糊塗,無地自容,3:0擊敗人類第一高手柯潔,隨即抽身,飄然而去,留給圍棋界一個巨大難以撫平的精神創傷,至今還未恢復過來。 所以說,對AI 的認知,棋界已是人人皆知,象棋與國象界對人工智能的接觸與使用,已是家常便飯,是專業棋手精進棋藝的必備設施,如果說,你連軟件都沒有,要麼說明你壓根沒有進入過象棋這個行業,要麼,說明你是唐朝人。 那麼,這一次人機對抗是什麼情況呢? 最近進化者與元蘿蔔都出產了自己的象棋機器人,與早年單純AI系統區別在於,這種機器人有了自動機械臂,有了語音功能,有了發達的視覺傳達系統,是一個實體坐在棋盤面前,跟真人差不多,這就產生了一定趣味。 技術層面上,人類早已不是機器的對手,只不過,加了手臂與腦袋的造型而已,坐在你面前,你有一種與棋神對話的感覺。 這次,顧博文與小司令謝靖出陣,要看機器螺絲擰多緊,如果擰到最高級別,王天一也不是對手,如果擰到中等級別,小司令還是有希望一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