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人物】北方名家謝小然

在北方棋壇眾多名手中,南下征戰江南的極少,這一方面因為路途遙遠、費用高昂,另方面又因江南好手眾多,與南下較藝能否取得好成績的心理因素有關。 然而,北方棋壇名家謝小然,以自己紮實的棋藝根底和充分的鬥爭信心,飄然南下上海,和滬上的諸多名手角逐後,還和華南第一手楊官璘弈賽六局持平。 (一) 為爭雄棋壇而練棋 謝小然,河北武清縣人,1913年出生。 身材偉岸豐碩,臉形圓滿和藹。 謝性格寬厚樂觀,但辦事頂真嚴謹。 1929年進北平求學,就讀於私立民間大學專門都預科,一年後拿到文憑。 續學法律本科,因病及經濟窘迫,未完成學業。 據說,謝曾當過小學教師,因為工作難找,而走上以棋為生的道路。 幼年時,謝就喜愛象棋,其水平在鄉間就已不俗。 到北京後常去天橋”孫記“”存記“棋攤下棋。 一段時間后,周圍關係漸漸熟悉,經人介紹去天橋啟新棋社和聚賢棋社下棋。 在練棋階段,謝就存心爭雄棋壇,為此,他沒有找張德魁、趙松寬、徐詞海等弈讓子、讓先棋(怕今後留下話柄),而是和二路棋手對弈爭勝。 由於練棋路子正確,進步又快,一段時間后,分別擊敗京城的二流棋手,促使他向一流高手挑戰。 當時北京一流高手的排名是:張德魁、那健庭、趙松寬。 謝選擇趙松寬為近期挑戰目標,並打聽到趙在花市火神廟茶社落腳。 一個星期天早上,謝來到火神廟茶社,因久等未見趙來,就和綽號“油渣李”(大二路棋手) 對弈起來,不料竟連負四局。 這使謝看到差距,繼續打譜和練棋。 約半年後,謝恢復了信心,再找趙松寬挑戰,言明分先四局,每局彩金五元。 不料連輸三局,第四局也呈輸勢,但趙放了一馬以和棋收評。 又經過一段時間,謝自感棋力已有長進,再次向趙挑戰,地點在東安市場德昌棋社,同樣每局掛彩五元。 第一局謝先,至中局時形勢已大好,謝叫了四十個鍋貼、一碗辣湯,一口氣吃完; 而趙松寬由於劣勢,要的四個大包子、一碗湯卻紋絲未動。 第一局趙負。 第二局弈至中局,時間已近傍晚,輪到謝走,此時趙松寬已十分難堪,因為如謝走馬5進6,趙即失子,將以連輸兩局結束今天的棋事。 此時正好那健庭踱步進來,看到棋盤上的形勢和趙松寬的窘態,正為趙捏把汗時,不料謝走了一步馬五進七去兵,結果成和。 這個結局十分意外,散場離去時,那健庭問謝小然何以不馬5進6,謝才說出了前些時曾被趙放和一盤的經歷。 之後,趙松寬看到了謝小然棋藝增長的勢頭,又感激謝放和一盤而產生友誼,從此他們不再賭彩鬥棋。   (二) 爭雄爭出一名家 謝小然勝了趙松寬,標誌著練棋階段的結束,以後的目標是向張德魁及那健庭挑戰。 然而就在此時,他患一場大病,將留作求學的費用耗費殆盡,無法繼續學業,不得不走上以棋為生的道路。 在舊時代,要想以棋為生,光靠彩棋並不持久,原因有二:一是和低手弈棋,必須讓足,而且老是在一個地方弈棋,總會有疲塌的感覺; 二是和頂手弈棋,不僅時間耗得久,且沒有把握。 而下表演棋或說棋,需要拔尖的知名度。 謝小然要在京城以棋謀生,就必須爭到高知名度,才會有人請他講棋。 怎樣向張、那兩位棋壇霸主挑戰並取得好成績呢? 由於謝和那常在一起,有朋友關係,所以謝避開了和那的對弈,而直接找張德魁挑戰。 謝、張的首戰在東安市場的德昌棋社舉行,六局平分秋色,謝未能取勝。 六個月後,謝再次在德昌棋社和張棄戰,前後三場,第一場兩局,謝以一和一勝告捷; 第二場仍為兩局,又以一勝一和得勝; 第三場的兩局弈成平手,後加賽一局,謝小然又勝。 所以第二階段的謝、張之戰,以謝勝而結束。 這三場棋賽,除去賽後的飯金,給工友的開銷,還有十多元多餘,最可貴的是:從此有人請他“說象棋”拿“薪水”了,生活相對安定些。 當謝小然對張德魁挑戰取得好戰果後,又和京華及東北的其他名手弈戰過。 一是對那健庭。 本來,謝和那不想對弈,但在棋友們的慫恿下,終於擺開戰場。 形式是每盤懸彩二元,誰輸誰買二元一桶的冰激淩請大家吃。 那的“賭本”是棋迷朱瑞書和郭瑞青助他去青島的路費,謝則手頭有一些錢。 大概是謝小然競技狀態特佳,經過一個星期的比賽,那的路費全部輸完,於是青島去不成了,並且一度傷害了二人友誼。 在謝、那對弈中,有一些精彩對局。 謝小然成名後,曾和東北名手趙文宣對弈過三局,皆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