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甲觀察】 “八冠王朝”廣東隊面臨瓦解

驚蟄已過,春天更深了,萬物都蠢蠢欲動,一個熱鬧的季節由此開始。 曾經的八冠王,因為碧桂園集團的撤離,廣東隊目前面臨形勢有點尷尬。許國義與張學潮兩位特大去了深圳隊發展,聯賽得分王鄭惟桐也離開了廣東,回到老東家四川隊,剩下嶺南雙雄呂欽與許銀川,一個退休,一個退隱(重出聯賽尚不確定),廣東隊前途堪憂。 花無百日紅,一個王朝也不可能永久輝煌。 廣東隊的梯隊建設這些年來成果匱乏,程宇東與黃光穎還欠火候,未能擔當大任,去年程宇東出現離隊風波,今年能否繼續效力廣東隊都是未知數。 縱觀聯賽隊伍,凡是梯隊建設孱弱的隊伍,目前都是舉步維艱。北京如此,廣東如此,黑龍江亦如此。相比之下,杭州、浙江與四川,人才充盈,相對闊綽一些。 聯賽是一個大考場,不僅有人,還要有資本力量,既沒有人,又沒有錢,這個遊戲就玩不起來。只有人,但無法引起資本的興趣也不行。碧桂園集團楊國強喜愛象棋,在呂欽在位期間,大力扶持象棋事業,功不可沒,但這是一人一時的興趣形成的短暫輝煌,無法形成細水長流的連續模式。 找人與找錢,相對一個人才有限的容量池來說,人才是最難找的。 象棋的職業壽命長久,小到少年,長到老年,從12歲到72歲,都能在賽場上發現。再嚴苛一點,小到22歲,長到52歲,都是可以上聯賽的。而培養一個國家大師級別的棋手,至少10年,且要持續不斷跟踪培養,有天賦的棋手,中途去上學走了,便是前功盡棄,泥牛入海。 聯賽12支隊伍,每隊加替補5人,共60人,都是大師級別棋手在玩,屬於最高等級的技術較量。發掘培養一個人才如此困難,要湊齊5人,還是比較困難的。北京河北抱團取暖,即便是三年六冠的川軍,也是要招募汪洋孟辰前來效力,本土棋手為副助力量。人才池有限,只能如此。 聯賽這種困境,在圍棋聯賽中也會出現,江蘇隊聯賽冠軍,有人,由世界冠軍羋昱廷領軍,但找錢困難,馬上也面臨裸奔之境地。 象棋產業鏈缺乏營銷包裝公司,商業價值得不到充分開採發掘,有流量沒商機,資本力量看不上流量?顯然,是不成立的,畢竟找錢還是相對容易一些,培養大師才需要時間、精力與金錢。而如此艱難的人才建設事業,有誰能長久堅持不懈地去做呢? (來源:京華笑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