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師長”“軍長”“司令”雅號從哪裡來的嗎?

象棋是戰爭模擬,有兵種,有戰術,其中將帥是整盤棋的靈魂,圍繞將帥而戰,是所有子力行動的宗旨,將帥不在,其他所有棋子都無價值。車的威力最強,一車十子寒,一車相當於雙馬或雙炮,馬與炮都有缺陷,開局子力繁多,經常會遇到蹩腿,炮則威武,殘局馬八面威風,炮則乾癟,缺了砲架子,威力頓失。 棋裡棋外,誰能率兵打仗,統領全局,則有司令、軍長、師長分工司職。棋界亦因此誕生這些軍職的雅號,說明其能力,說明其影響。 這些雅號歷史淵源,要追溯到民國時期。 1922年,浙江平陽謝俠遜來到北京中央公園(現在的中山公園),與諸多名手手談,謝棋力雄厚,分析獨到,讓眾人欽佩,在京城棋界引起巨大反響。 謝公後赴上海倡導棋運,再次掀起輿論熱點,費綿欽(北洋政府軍事廳官員)徵詢眾人意見,其中包含棋界孟嘗君張毓英等多位高手,何人可以堪當棋界魁首?大家一致認為,謝俠遜禮賢下士,能文能武,足智多謀,眾望所歸,非他莫屬。 費綿欽遂擬定一篇《滑稽總司令部職員姓氏》,刊載於《時事新報》,通電全國,推選謝俠遜為“棋壇總司令”。 此文諧趣幽默,見報後得到全國熱烈響應,各省被列為軍長師長者,紛紛來電,報告應命就職。一時間輿論熱烈,弄假成真。 1927年2月2日,謝俠遜用“滑稽通電方式”宣告就職。 登壇拜帥 為隆重紀念此番盛況,謝俠遜創制一則殘局“登壇拜帥”,供人欣賞。此局經過幾番脫帽之後,紅方借炮使馬,盤旋馳聘,終於獲勝,老帥滿懷豪情,升帳點將,一如謝帥心境。 次年2月2日,總司令部成立週年誕辰,謝俠遜撰文紀念駢文發布,並增加任命一批“高級將領”。 謝俠遜去世後,棋壇新星閃耀,上海胡榮華驚艷九州,獲得十連霸佳績,前無古人,後難有來者。棋壇司令有了新人,湖南名將張申宏獲得軍長美譽,而“四駕馬車”之一劉宗澤獲得師長美譽,其論實力與影響,各得其所,各得其位,司令為全國冠軍,軍長為大師,師長為省冠軍,受到廣大棋迷擁護認可,新一代司令、軍長、師長由此誕生,流傳至今,廣泛傳說於棋界。 (本文部分資料參考劉國斌所著《弈林志和棋例人生合本》)